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安新区举办
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安新区举办
发布人:  2018-09-28

9月26日至27日,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举办。来自全国各地考古文博单位、高校和媒体的百余位代表参加论坛,分享重要考古发现、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最新学术观点。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闫亚林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关注公众和考古之间的关系,是与考古学科发展、考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公众文化素养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时代的公共考古应该更加强调互动共享,抓住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契机,积极探索考古工作成果为社会共享的新方式、新途径。同时,更加突出文化自信,以科学系统持续的考古研究不断阐释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知识性的传播,讲好考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每一次公共考古讲座都是在向公众播撒火种,虽不能形成燎原之势,但我们能从燃烧中获得更多的温度,获得对公共考古的理解与尊重。”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在致辞中说,公共考古技出不穷,江口考古志愿者招募、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夏令营、国宝档案和考古进行时等纪录片的拍摄都体现了这一点。公共考古队伍还在发展,公共考古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品质。

本届论坛安排了专题研讨、公共演讲和展示交流等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洞穴考古”“考古与城市”和“西南地区民族考古”三个专题展开探讨。除了主会场的专题研讨,主办方还在贵州大学、贵州省图书馆、贵州省博物馆3个分会场举办了6场公共考古专题讲座,从玛雅名城的“中国龙”到邺城的“铜雀三台”,从“如虎添翼”的科技考古到“无心插柳”的发掘现场婚礼,从两座宋墓的故事到秦始皇陵的传奇,吸引了众多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论坛现场还举办了图片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手工技艺展及文创产品展,展示了贵州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公共考古活动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还赴牛河洞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进行了考察学习。

近年来,贵州考古发现引人瞩目。遵义海龙囤遗址、遵义新蒲杨氏土司墓地、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先后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龙囤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发掘获得田野考古一等奖等。与此同时,贵州省公共考古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活动,如“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进社区、进企业”系列活动,“LOGO征集活动”,“考古读书会”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此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贵安新区管委会主办,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中国考古网承办。

据了解,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始于2013年,现已成为公共考古的重要学术品牌,旨为中国公共考古学搭建一个公共考古研究与交流的平台,促进公共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公众对考古学的认知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来源:国家文物局)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