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接到北碚区文物管理所报告,在该区东阳街道黄桷老街旧城改造工程中的安置房建设施工区域发现钱币、铜器、铁器等文物。
我所随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踏勘,并对已发现的文物进行了辨识,初步确定施工范围内庙嘴(小地名)一带存在有西汉早期墓葬。为确保地下文物不受损害,我所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在考古调查勘探以及在重点区域进行钻探中发现的墓葬遗迹,迅速制定保护方案,对庙嘴墓地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本次发掘共发现西汉早中期土坑墓17座,个别墓葬或可至战国晚期至秦。这批墓葬分布密集,墓葬方向均朝嘉陵江和黄桷小溪河,墓地北面和东面为山脉,体现了墓葬背山面水的丧葬习俗。本次发掘出土器物共计110余件,可分为铜器、铁器、陶器、漆木器。铜器器型有柳叶剑、铜矛、印章、钱币、铜刀、铜铃、铜环。铁器器型有铁剑、铁削、铁刀。陶器器型有圜底罐、平底罐、釜、壶、豆、钵等。
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有如下几点:
一、庙嘴墓地的发现,填补了重庆嘉陵江流域西汉早期墓葬的考古空白,扩大了嘉陵江流域汉代墓葬分布范围,对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墓葬制度、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经济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庙嘴墓地出土的柳叶剑、青铜矛为典型巴式器物,个别墓葬出土的半两钱具有秦钱的特征。据文献记载,战国至汉,嘉陵江流域先后为板楯蛮、賨人活动的区域。这对于研究嘉陵江流域板楯蛮、賨人的流徙、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庙嘴墓地出土器物展现出巴文化、秦人葬俗、中原文化三种因素。庙嘴墓地所在的北碚在秦汉时属巴郡辖地,在墓葬中发现巴人传统特征的器物如青铜柳叶剑、矛,陶圜底罐。秦灭巴蜀后,曾经向蜀地大量移民,秦人葬俗亦开始向巴蜀地区渗透,庙嘴墓地M 1出现的蒜头壶、青膏泥即为这一例证。中原汉文化的陶器在庙嘴墓地中也有大量的出现。庙嘴墓地出现的不同文化因素的现象,反映了作为嘉陵江流域下游的巴地在西汉早期文化因素的碰撞情况,同时也可以看出晚期巴文化逐渐消融、汉文化逐渐在本地兴起的现象。(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