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动态 > 涪陵珍溪镇遗址群考古新发现
涪陵珍溪镇遗址群考古新发现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13-11-19

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已“分区”

汉代墓葬蕴涵“尚武精神”

黄荆背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捕鱼网坠。

经过修复后的渠溪口遗址新石器时代陶罐。

考古人员正在黄荆背遗址开展清理工作。

转转堡墓群出土的汉代铜矛。 (本栏图片均由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本报讯 (实习生 杨晨)涪陵区珍溪镇遗址群历时6个月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什么?该遗址群系三峡消落区文物巡查新发现的重要文物遗存,发掘面积达4700多平方米。近日,记者前往对此次考古发掘进行整理、修复工作的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了解到此次考古共出土从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文物标本3000余件,其中包括黄荆背遗址、转转堡墓群等6处文物点。

4000多年前就有“功能分区”

“1000多斤的石器残片,分成十几个大筐运,可把我们背惨喽。”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队队长、珍溪镇遗址群考古项目负责人周勇告诉记者,在遗址群中有一处蕴藏了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存的黄荆背遗址,发掘了4000多年前大量古人加工的石器残片和石器半成品。

“这里当时很可能是一座石器加工场。”周勇介绍,通过初步推断,这些石器残片是当时铸造石斧、石凿等工具后遗留下来的,“由于该处遗址离长江很近,其原材料就可以取自江边的鹅卵石,所以把石器加工场设立在这儿很方便。”

“在距离石器加工厂500米的渠溪口遗址,我们还发现了许多纹饰繁复的罐、盘、瓮等碎片。”周勇说附近还发掘出制陶“窑子”的遗迹,“大量的碎陶片堆积在遗址的坑洞里,这里有可能曾是陶器残次品的‘垃圾堆’。”

考古人员正在整理的出土遗存中,有许多灰迹斑斑、形状奇特的物件用袋子封装了起来,小的几毫米长,大的则如成年人手掌一般。“这些是动物的牙齿。”看到记者好奇的目光,周勇解释,“几毫米的是老鼠的门牙,最长的那几根是猪的犬齿,椭圆形的是贝壳……”这些“小玩意”也是出自黄荆背遗址,除了老鼠和猪,还有小狗、马和鱼的骨头,共300余件。与此同时,这里还发掘了纺纶、捕鱼网坠等生产工具,“它们的出现,说明这一带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区,并且其渔猎业十分发达。”

周勇介绍,石器、陶器、渔猎等遗迹反映了新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的功能分区状况,“‘离得近’是当时功能分区最大的特点,从取材、制作到废弃的整个过程,不像现代在城市里进行生产,废弃物却拿到很远的郊外处理。”

墓葬里挖出汉代武器

在黄荆背遗址的下游200米处,有一座转转堡墓群。其发掘面积多达1200平方米,其中涵盖6座东汉至六朝时代的砖石墓葬和9座西汉时期的土坑墓葬。

“砖室墓的随葬品残碎得相当厉害,可辨认的仅有陶罐、井盖等。而土坑墓大部分盗扰严重,随葬品所剩无几。”其中一件长约20公分的灰蓝色尖状物件别具一格,抓住了记者的眼球。“这是一根西汉铜矛的矛头,其木质矛杆因年代的久远,已经腐蚀。”周勇说,除了铜矛,在转转堡墓群里还发掘了铁剑等武器残片。

“这些武器具有巴、楚文化融合后的痕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尚武精神’。”

大沟里发现唐宋“柱础石”

“此次发掘还有一项意外收获。”周勇一边卖起关子,一边拿起纸和笔。只见他画了一个大圆圈,里面包着一个小圈,然后又画了一个两侧弧度往外扩的圆柱形,“这是在墓葬不远处的一条大沟里发现的一个唐宋“柱础石”,纸上所画是它的俯视图和剖面图。”

周勇比着他画的示意图介绍,柱础石是中国古代建筑石构件的一种,就是柱子下面所安放的基石,在中国传统砖木结构建筑中用以承受屋柱压力和防潮,对防止建筑物蹋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现的这块石头时,其外沿刻有唐宋时代特征的莲瓣纹,中间又有开凿的‘臼窝’,可确定其为柱础之用。”

“可惜当时在‘柱础石’附近并没有再发现其他有价值的文物,仍然是一堆残罐碎碗。”至于大沟里为什么仅发现唯一的柱础石?其旁边怎么会有一大堆残碎品?遗址群为什么没有其他唐宋的遗存?周勇表示,重重谜团一时间还难以解开,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目前正在积极对残片进行修复,希望由此能发现一些新线索。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