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动态 > 2014重庆10项重要考古发现
2014重庆10项重要考古发现
发布人:  2016-07-12
1.巫山县大水田遗址
      位于巫山县曲尺乡伍柏村3社,地处长江左岸的缓坡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4.7″,北纬  31°02′21.6″,海拔高程162~169米。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2014年度工作,3~9月,我院对该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完成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座,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房址1座、沟3条,出土陶、瓷、石、玉、铜、铁、骨质类遗物(含标本)2900余件/套。
2.开县花石盘墓群
    花石盘墓群位于开县赵家镇和平村二社,地处浦里河北岸台地,所在区域地势较为平缓,北依丘陵、东临冲沟、西为农田、南与浦里河相邻,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1°3′20.16″,东经108°23′1.74″,海拔高程171米。2014年5~7月,我院对该墓群实施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汉代墓葬9座,明清时期窑址1座。其中,土坑墓7座,砖室墓2座,出土有陶、铜、铁、石、钱币等随葬品近400件/套。
    花石盘墓群的主体时代应在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该墓群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小型家族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是研究这一时期丧葬制度与文化面貌的重要参考。

 

3.万州区万顺墓群与李家嘴墓群

万顺墓群与李家嘴墓群均位于万州区新乡镇万顺村5组,地处长江南岸的两处山前台地上,所在区域地势较为平缓,海拔高程160~170米。
      2014年7~9月,我院对以上两处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万顺墓群共完成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墓葬10座,包含砖室墓6座、土坑墓4座;李家嘴墓群完成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清理墓葬9座,包含砖室墓2座、土坑墓7座,两处墓群共出土陶、瓷、铜、铁等各类遗物近200件。

4.涪陵区焦岩遗址

    焦岩遗址位于涪陵区南沱镇焦岩村一社,地处长 江南岸一级台地,所在区域南高北低,地貌为平台、       
    缓坡、小山丘相间。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53′03.2″,东经107°27′43.8″,海拔高程160米。2014年7~10月,我院与涪陵区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实施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完成考古勘探6400、考古发掘830平方米,发现了商周、汉至六朝、宋、明、清等多个时期的遗存,其中以汉至六朝时期墓葬的发现最为丰富。该类墓葬共7座砖室墓,出土有釜、耳杯、钱树、镜、剑等铜铁器,钱树座、人物俑、动物俑、建筑模型等陶器,四系罐、碗等青瓷器约260件。
5.丰都县赤溪遗址群
    赤溪遗址群位于丰都县名山街道农花村十一组,由赤溪遗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组成,集中分布于赤溪河与长江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作为三峡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项目,2014年5~8月,我院对该遗址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完成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清理汉至唐宋时期的各类遗迹52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近400件。
    本次工作主要发现汉至六朝、唐、宋等三个时期的遗存。汉至六朝时期遗存主要为砖室墓,随葬品主要有陶罐、釜、甑、钵、耳杯、案、俑、钱树座,瓷四系罐、壶、钵,铜耳杯、钱树残片、釜,铁釜、削、刀,银戒指、簪以及玻璃珠饰等;此外,赤溪遗址发掘区的北部还发现大面积的汉代瓦片堆积,包含有大量的纹板瓦、筒瓦及瓦当残片。唐代遗存以墓葬为主体,可见有土坑墓和瓮棺葬两类,土坑墓均为小型的竖穴土坑墓,随葬有瓷双唇罐、四系罐、砚台,并出土了一套基本完整的铜带具;瓮棺葬葬具为大口小底的瓷四系瓮。宋代遗存主要有房址、灰坑、灰沟、柱洞等,出土遗物有瓷盏、碗、罐,陶罐、筒瓦、板瓦、瓦当、象棋以及铜钱币、石磨盘等。

 

6.永川区汉东城遗址
    汉东城遗址位于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台地。2013年,我院对该遗址实施了首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古代遗存,时代涵盖新石器、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多个时期。2014年10月至今,我院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工作,主要包含考古调查、勘探及试掘等。其中,调查面积12 平方公里,新发现2处宋代墓地;勘探面积200000平方米,在遗址范围内新发现2处汉代墓地、道路2条、房址1座、排水沟2条;试掘面积为525平方米,解剖东侧城墙3段、北侧城墙2段,发现道路2条、墓葬1座、灰坑6座,出土器物标本200余件,时代以唐宋时期为主。

 

7.永川区高洞子墓群

高洞子墓群位于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群共分布有3座墓葬,编号为M1—M3,均坐北朝南,为南宋晚期较为罕见的崖墓。12月中旬,我院与永川区文物管理所对该墓群开展了留取资料工作。其中M1结构较为特殊,单层门楣,宽1.8、高1.5米,墓室为弧形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米。柱头均有斗拱和龙头雕刻,共设7龛,后龛右柱刻有“大宋開禧春造记匠”、左柱刻有“南陽□天凤郎夀堂”。龛下部刻有羽人、白虎、玄武、朱雀、青龙等,龛中部刻有牡丹花、仙鹤、白鹿等装饰。

8.合川区范家堰遗址

范家堰遗址位于钓鱼城北部二级阶地上,背靠薄刀岭,下临艾家湾。鉴于2013年取得的系列重要发现,2014年,国家文物局再次批准我院申请的遗址二期2000平方米主动发掘。目前遗址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已布设探沟5条、探方6个,清理面积1202平方米,发现房址、灰坑、水沟、墙、道路及墓葬等各类遗迹28处,出土器物标本200余件,可辨器型有陶罐、盆,瓷碗、盏、灯,铜钱,铁钱,箭镞及筒瓦、板瓦等。

9.荣昌县磁窑里遗址

磁窑里遗址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通安村14组(原大院村6组),西距安富镇约3公里。地处鸦屿山南侧与窑山坡、吴家山、峨眉山、洗布潭一线之间的狭长地带。有数条小河发源于鸦屿山,从遗址分布区域经过,于安富镇南汇合为沙河,南流汇入濑溪河。遗址由罗汉坟、堰口屋基、桂花屋基、石朝门等4处宋代窑址组成。
    2014年10~12月,我院对遗址周边区域开展了考古调查,并对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调查面积约3平方公里,发掘面积400平方米。本次考古工作基本探明了磁窑里遗址及周边相关遗存的规模、内涵及保存状况,在遗址分布区域发现了与陶瓷生产相关的瓷土采集点3处、露天煤场3处、窑址2处,并可能与窑场生产相关的宋代墓葬5处,通过考古发掘清理宋代窑炉1座,出土了大量同时期的窑具及瓷器产品。

10.渝中区太平门遗址

太平门遗址位于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地处渝中半岛长江左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北部紧邻老鼓楼衙署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10月至今,我院对该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已实施考古发掘800平方米。
    目前已揭露宋至清代遗迹13处,包括城门1座、城墙1段、道路2条、蓄水池1座、井1口、排水沟6条及护坡墙1段。城门保存状况较好,为条石砌筑,拱形门洞,内高5.1、宽4.4米。城墙呈东北-西南走向,两侧包石,中部以粘土、细砂土及石块层层夯筑而成,揭露部分通长25.9-34.8、宽6.2、高3.15-9.5米。发掘结果显示,城门西部城墙系在宋元时期堆积上挖出基槽砌筑而成,并且西部明清时期城墙路面下亦叠压有高约1.8米的宋元时期堆积,初步推测可能为宋元时期城墙内部堆积。结合文献记载及发掘情况分析,该遗址可能保留有部分宋代城墙旧址,城门及城墙主体部分应为明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因旧址砌石城”时所建,清代沿用并有多次修葺的迹象。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