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重庆时报--穿越千年,找到它的英雄印记 干考古的不是爱重庆,是痛爱重庆
重庆时报--穿越千年,找到它的英雄印记 干考古的不是爱重庆,是痛爱重庆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1-11-08

“最大的欣慰就是白帝城、钓鱼城和余王介帅府的发现,从历史上印证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

 

  重庆市文物考古副所长袁东山 本报记者 张琰 摄
 

  袁东山

  奉节人,从小热爱考古,在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的点拨下入行,

  主持白帝城的考古发掘,“挖”出重庆一段英雄历史……

  一本书,一个人,将他带入了考古的世界,他痴迷于此;带着一把锄头,一个小铲,他挖开了一段又一段历史。

  袁东山,历经14年,拨开层层迷雾,用激动得颤栗的双手捧起一把把历史的灰烬,捧起那800年前重庆——作为南宋后期抗蒙山城体系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在灰飞烟灭间,他穿越近千年的历史,还原那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苦战;他穿越近千年的历史,寻找重庆军民那一种坚守的勇气;他穿越近千年的历史,只为证明这座英雄之城!

  

  一个人,给他一辈子的坚持

  1965年,袁东山出生在了奉节——这个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跟那个时代所有的孩子一样,他漫山遍野跑遍了白帝城的每一个角落。

  上世纪70年代,市面上风靡着考古学家童恩正的小说《古峡迷雾》,讲述了主人公在瞿塘峡追踪巴人足迹的故事。袁东山对照着小说,找到了小说中瞿塘峡、白帝山的一个个诡异的山洞。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组成三峡考古队,到奉节进行考古发掘,领队就是大名鼎鼎的考古学家俞伟超。不到20岁的袁东山得知消息兴奋不已,自告奋勇地找到俞伟超,他凭着自己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加入考古队。

  第二天,俞教授就把袁东山带在身边,下到大坝的深坑中,手把手教他。半个月,俞教授这个中国考古界的泰斗级人物,寸步不离地教会了袁东山复原地层。袁东山跟着考古队跑了一年,打下了牢实的基础。

  

  一把锄头,挖开抗蒙山城体系

  到了1997年,大规模保护性的三峡考古发掘开始,袁东山也从这时主持白帝城的考古发掘。

  当时,白帝城的“子阳城”是汉代的说法是大家所公认的,而瞿塘关城址则是宋代遗址。可是,在偶然中,袁东山竟发现瞿塘关并非一个完整的古城址,它有一道古城墙一直连到了山上的子阳城。

  这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就带着一把小锄头,呆在白帝城一挖就是8年。终于,近3000天的日子“解剖”得知,这道从江边绵延7000多米的古城墙,加上瞿塘关和子阳城,它们构成了一座南宋晚期的古城,这座古城扼住了长江中下游进入四川腹地的咽喉,镇守着大宋江山。

  “这些发现可以证明,子阳城比之前预计的要大,也推翻了它是汉代城池的说法。”袁东山惊喜地发现,子阳城是指挥中心,瞿塘关为水军基地,连接两地的城墙即是南宋抗蒙山城体系特有的“一字墙”。从这里可以迅速出兵,阻击来犯的元军。

  白帝城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我是防御者,我会建什么工事?我是进攻者,我又会做什么?”每天,袁东山都拿着他的小锄头边思考边挖。渐渐的,用于防御的锁江铁柱、保存完好的南宋烽燧都一一浮出水面。

  

  抚摸着石碑,他潸然泪下

  从1997年白帝城的发掘开始,袁东山心里一直在琢磨着,白帝城、钓鱼城以及周边城池的指挥中心在哪里?没有这个指挥中心,抗蒙山城体系的研究就是不完整的,袁东山曾一度以为,这一遗址早已在历史发展的脚步中灰飞烟灭。

  2010年4月,春天的阳光让城市从冬天中苏醒。袁东山接到一个电话,渝中区巴县衙门的危旧房改造工程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刻有“淳祐乙巳”铭文字样的墙砖。他接电话的手开始有些颤抖,“淳祐乙巳”就是1245年,正值宋蒙战争期间。

  经过后来全国的考古学家反反复复的论证、研究,他确定这个夯土高台遗址就是当年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的帅府,也就是宋蒙战争抗蒙山城体系的指挥中心,这是迄今为止重庆市主城区已发现的等级最高、价值最大的宋代建筑遗存。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这里相当于如今的“大礼堂”。

  袁东山亲手站在残垣断壁中,亲手抚去墙砖上的一层层泥土和灰烬,当他触摸到这段曾被无数考古专家认为终不可寻的遗迹时,突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潸然泪下。

  最大的欣慰

  是印证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

  在他考古的世界里,他最大的欣慰就是白帝城、钓鱼城和余玠帅府的发现在概念上的颠覆,也从历史上印证了重庆这座英雄之城,这样的发现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于未来,袁东山依旧会继续沉溺在抗蒙山城体系的发掘和研究中,他说,考古工作者,除了发掘,更重要的就是规划和保护这些发掘出来的遗产,否则无异于在犯罪!和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一样,他热爱着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跟生活在这里的所有人都不一样,他爱着繁华、喧嚣的它,心疼着那些历史印记不停消逝的它,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深沉地爱着自己亲手一点点拨去尘土的英雄之城……本报记者 赵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