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三毛旧居破损严重 网友呼吁加强保护
三毛旧居破损严重 网友呼吁加强保护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3-05-09

  本报讯 (记者 匡丽娜)“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这首由著名作家三毛作词的《橄榄树》曾风靡一时。事实上,对重庆人来说,三毛的故乡并不在远方,就在南山黄桷垭。昨天是三毛诞生70周年纪念日,不少网友相约到黄桷垭寻访三毛旧居,以纪念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
  旧居原貌破损严重
  “早就听说三毛的旧居在南山,就是一直没找到具体位置。”昨日下午,网友“我爱南岸”、“千里狗”等人来到黄桷垭正街的一条老街,寻访三毛旧居。
  老街还保持着上世纪中晚期的风貌——青石板台阶、穿斗房,一些老房子还保留着木质护栏。明媚的阳光打在斑驳的土墙上,折射出岁月的痕迹。
  “三毛旧居?没听说过!”问了七八个人,大家都摇头摆手。网友们不甘心,继续沿着老街往里走,来到黄桷垭正街146号,一位80多岁的老人指了指对面一幢老房子说,“就在那里!”
  穿过一条仅供一人出入的小巷子,一道铁门背后便是三毛旧居。
  这是一幢典型的川东穿斗式平房,并排共三间,房子破损严重,部分外墙裸露出篾条的夹层,尽管外面阳光灿烂,屋内却潮湿昏暗。
  “小时候,我们就坐在这门槛上看小人书。”如今居住在这里的杨先生称,“听我妈说这里就是三毛的旧居,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次来过很多人,照了很多相片,后来才晓得是三毛回来看老家。”
  “以前房门口还有三棵大梧桐树和很多桑树,小时候我们经常爬上去摘桑葚。”杨先生说。
  旧居身份得到印证
  对于这里究竟是不是三毛旧居,网友们也找到了相关证据。
  网友“我爱南岸”说,香港文汇报等刊登的三毛个人简介中写明,三毛祖籍浙江定海,生于重庆,幼年时移居台湾。
  网友“飞翔的鱼”称,有资料显示,三毛的父亲陈嗣庆在《我家老二——三小姐》里写道,三毛两岁时,很喜欢在重庆住家附近的一片墓地玩耍;其他的小孩看到阴森森的坟墓都躲得远远的,只有三毛经常在坟头上玩泥巴,而且玩得不亦乐乎。
  陈嗣庆的这段文字从杨先生这里得到了印证。他告诉记者,他家附近有个杨家山,山上过去有很多乱坟,如今很多已经被拆迁了。
  有关这幢房子的身份,记者从南岸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那里也得到证实。其称,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这里,父亲当年在银行工作,约四五年过后,三毛随父母去了台湾。
  网友呼吁加强保护
  对于三毛旧居如今破旧的现状,不少网友表示遗憾。
  “我们这代人都是读着三毛的书成长起来的,尽管她已经去世了20多年,但不可否认她是众多文学爱好者心中不可磨灭的一个文化符号。”网友“千里狗”说。
  “千里狗”希望有关方面能出资保护并维修三毛旧居,为大家提供一个怀念三毛的地方。
  对此,南岸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全区文物点较多,但我们已将这栋房子列为文物点。”
  链接
  《思念的长河》 出版
  两篇三毛手稿首次曝光
  3月26日是已故传奇作家三毛的70岁冥诞,为了纪念这位在两岸都颇具影响力的传奇人物,台湾明道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陈宪仁重新整理她未出版过的作品,并精选其中20多篇,编辑成《思念的长河》,该书于昨日由皇冠出版社正式出版。
  《思念的长河》分为三大章,一部分是她旅居海外生活及对丈夫荷西、友人的追忆;第二部分是她对艺术、文化、生活的感动与省思;最后一部分是描写对张拓芜、蔡志忠等友人、长辈及彼此的情谊。其中,两篇三毛手稿首次曝光:一篇名为《撒哈拉之心》,有1300多字;另一篇则为《旗帜鲜明的活着》,约有2700多字。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3-03/27/content_1624186.htm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