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过的解放碑
走过的通远门
仰望过的大礼堂
成了全国文保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录,包括人民解放纪念碑、重庆古城墙、人民大礼堂在内的重庆35处文物,晋升为“国字号”文物单位。
昨天,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王建国介绍,年内,专门制作的文物保护标识牌将逐一挂上这些新“国保”的墙面,标识牌上,不仅将注明文物名称、等级,还将注明公布时间,以及立牌时间。
距离上一次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过去了七年时间。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重庆的各类“国保”总数达到20个,而这一次,又增加了35个,这也让重庆从文物资源大市过渡为文物资源强市。
众多抗战遗址入围
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王建国说,在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重庆已有各类“国保”20个。这一次有35个文物单位晋升“国保”,让重庆的“国保”总数达到55处,也让重庆成为此次“国保”增幅最大的城市之一。
而重庆此次入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不仅包括天生城遗址、老鼓楼衙署遗址等在内的3个古遗址,还有包括丰都汇南墓群等在内的两个古墓葬,重庆古城墙、双桂堂等在内的4处古建筑,以及瞿塘峡摩崖石刻、弹子石摩崖造像等在内的3处石窟寺及石刻。而剩下的“国保”单位,全部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而其中绝大部分,是重庆闻名全国的抗战遗址建筑。
王建国说,这次抗战遗址入选数量大,成为了我市的一大特色。
将对遗址进行修复
重庆有许多抗战遗址,但这些遗址建筑多用木质材料构建,易腐烂,加上墙皮、天花板、门窗的损毁以及白蚁的侵蚀等,许多遗址都亟待修复。市委、市政府目前已经通过了《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规划,重庆市财政将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重庆的抗战遗址进行抢救维修。
随着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目前,重庆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已在直辖市里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处于中上地位。
通远门附近有一段重庆硕果仅存的古城墙。本组图/重庆晨报记者 甘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