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八一路曾有一家宝记相馆
八一路曾有一家宝记相馆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2013-06-07

  ●作为重庆最老一批私人照相馆之一,宝记于上世纪20年代末在渝形成一定规模,常有一些社会名流前去拍照
  ●上世纪30年代,宝记与储奇门的良友、白象街的星光,以及新华路的留真等照相馆组成了重庆的“留影王国”
  本报讯 (记者 夏婧 实习生 杨晨)5月18日上午,作为我市第四届文化遗产月的重头戏,由我市文物专家组成的鉴定团队坐镇三峡博物馆,免费为市民鉴定手中宝贝。众多藏品中,一张来自重庆老相馆的照片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
  昨日上午9点半,已有近50余名古玩收藏爱好者在现场排成了长队。他们手持各类宝贝,上古化石、青铜短剑、唐朝古伞,无奇不有。
  “看了一上午,大多都是假的。”正在古籍专家王志昆摇头感叹之时,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让他眼前一亮。照片上共有3个中年男子,中间一个男子中等身材,一袭白长衫,黑色布鞋,光头。照片左下角鎏金的标志上写着“宝记相馆 重庆米花街”。
  “中间这位是我的祖父贺炳煵,他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很有名的民间武术家和骨伤科医生。”37岁的市民贺清祥指着照片说。贺清祥介绍,这张照片是其祖父于1891年前后在米花街的宝记相馆拍的。“我查了资料,宝记的老板叫欧阳石芝,广东新会人,他是康有为的学生,一般文人雅士多喜欢去他那里拍照,并常常爱在照片上题词写诗。”
  照片上的米花街在哪里?晚清时期就开始在上海兴隆的宝记相馆什么时候开到了重庆?(注:该照相馆成立于1889年)
  昨日,本土文史专家肖能铸在接受采访时称,作为重庆最老一批私人照相馆之一,宝记于上世纪20年代末在渝形成一定规模,其所在的米花街就在现在的八一路附近。“宝记最初生意并不大,通过口口相传才渐渐有了生意,当时都是一些社会名流去那里拍照。”肖能铸说,到了上世纪30年代,米花街的宝记、储奇门的良友、白象街的星光,以及新华路的留真等照相馆组成了重庆的“留影王国”。
  “我们之前在查阅渝中区地名的时候就发现,1938年,米花街这个地名就已经消失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看过照片后称,因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他将考虑在相关的历史资料里加入该照片。
  “米花街为什么消失?宝记是不是重庆最早的照相馆?哪些人去拍了照片?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王志昆表示,这张照片为探寻重庆老照相馆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重庆日报20130519-19版:八一路曾有一家宝记相馆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13-05/19/content_1640178.htm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