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
“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15-01-06
——介绍《董必武给漆鲁鱼的题词》
    2010年重庆市文物局组织了一次文物评级,《董必武给漆鲁鱼的题词》首次进入了专家的视野,也引起了专家和同行的重视和强烈的反响,被重庆市文化局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时,这件文物的价值又得到了进一步认识。“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这八个字是董老对漆鲁鱼在抗战期间活动的总结。
  
  漆鲁鱼,原名灵洁、宗曦,重庆市江津县人,是漆南薰烈士的侄子。在叔叔的资助下东渡日本学医。1929年在江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奔赴中央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前,为了照顾受重伤的陈毅等同志,时任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卫生部保健局局长的漆鲁鱼留在了苏区。但是在突围的过程中,漆鲁鱼被捕,之后他机智地骗过敌人,最终被释放。脱离魔爪的漆鲁鱼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信念坚定,一定要找到党。漆鲁鱼从瑞金出发,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千里乞讨,辗转广东兴宁、汕头和上海寻找党组织,在中共党史中留下了一段千里行乞寻党的佳话。
  
  董必武与漆鲁鱼相识已久,并一直保持着数十年的友谊。1938年春,董必武和周恩来转道重庆去汉口,就见过漆鲁鱼,并对救国会的工作进行了指导。后来漆鲁鱼转去南方局工作,与董必武关系更加密切。新中国成立后,漆鲁鱼在国务院卫生部任职时,与董老也保持密切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以“真”“广”“高”“新”著称,该题词长74.5、宽20.5厘米。1961年12月,董老用遒劲的笔力在宣纸上题写“少习雌黄业,长为马列徒。活人兼活国,无忮以无虞。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鸣琴事已治,刻石信相孚”。这是董老对漆鲁鱼一生活动的高度总结和评价。
  
  1985年5月,该题词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重庆博物馆)老一辈文博工作者林梅侠、唐维华老师在成都从漆鲁鱼爱人李智仁同志手里征集而来。同时被征集而来的还有另一件珍贵文物《漆鲁鱼自传》,被评为二级文物。《漆鲁鱼自传》为纸本,长26.5、宽19厘米。《漆鲁鱼自传》是1956年漆鲁鱼在国务院卫生部工作时亲笔写给党组织的,记载了漆鲁鱼1902年到1956年的生平,其中详细记录了自己千里行乞的寻党故事和建立重庆救国会的过程。
 
  “抗日能从众,持躬若守愚”是指漆鲁鱼创建并领导重庆救国会。1936年2月漆鲁鱼来到重庆,以“鲁鱼”笔名给《商务日报》投稿。后来在叔母介绍下,漆鲁鱼开始在《新蜀报》工作。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漆鲁鱼认识到不能只等着党来找自己,应该立即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当时重庆已经没有地下党组织,但是又急切需要领导组织引导和发动群众来开展救亡运动。漆鲁鱼建议以“救国会”的名义开展工作,这得到大家的赞同和支持。于是1936年6月重庆各界救国联合会在漆鲁鱼寓所成立,简称“重庆救国会”。
  
  重庆救国会成立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鲁迅先生的追悼大会、救灾运动、援绥运动、抗议国民党逮捕七君子运动等,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后作了大量的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在群众组织方面,漆鲁鱼组织了学生救国联合会、文艺界救国联合会、职业青年救国联合会和妇女界救国会等各种组织。除此之外,还有歌咏会和戏剧团体(如怒吼剧社)。在重庆形势很严峻的情况下,救国会还输送了大批青年去了延安。在抗日战争初期,救国会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公开、合法地宣传,唤醒民众,这使重庆各个阶层的抗日爱国情感都被调动起来,推动着重庆抗日救亡运动达到了新高潮。同时,也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干部,为重庆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活人兼活国,无忮以无虞。鸣琴事已治,刻石信相孚”对漆鲁鱼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在1938年底,按照党的指示,重庆救国会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漆鲁鱼先任川东特委宣传部部长,又转到南方局工作。皖南事变后,漆鲁鱼转去川康和成都。建国后,漆鲁鱼在国务院卫生部工作,后调职成都。虽然漆鲁鱼其人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历史不会遗忘这位千里寻党的老革命者。
   
  董老平生为人谦虚低调,给人题词不多,保存下来的更少。董老给漆鲁鱼题词,展示了两人纯洁的革命友谊和无畏的共产主义气概,同时该题词也是研究重庆大后方抗战救亡运动特别是重庆救国会活动的重要史料。
 
来源:中国文物报(2015年1月2日2版)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