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重庆政协报:探秘灵应岩
重庆政协报:探秘灵应岩
发布人:  2016-06-24
       编者按
       4月18日是第34个国际古迹遗址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我市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走进綦江区,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这一天,热爱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们在綦江有些什么样的发现和收获呢?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
       “灵应岩石刻遗址”,一个久违的地方。我多年前曾造访过这里,印象中是一片与古人“生殖崇拜”有关的石刻群,散布在綦江清溪河沿岸的山坡上,充满着许多未解之谜。此行,我们能否揭开它已笼罩多年的神秘面纱呢?
       前往綦江中峰镇,一路沿着蜿蜒的清溪河而行,山重水复处,“石桅子”出现——灵应岩到了。
       坡上的丛林里,无数石桅杆——当地人俗称的“石桅子”赫然在目。它们长短不一,成对分布,大多整齐排列浮雕于悬崖峭壁上,也有的如微型华表般竖立在山路旁。据綦江区文管所所长周铃介绍,这些数量庞大的石刻分布面积达12250平方米,目前已发现3000多根,每组从几十根到几百根不等,雕刻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其中3%左右留有题刻。
       为什么这些“石桅子”会集中出现在这里?它们有何象征意义,隐含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信息呢?
       “东方十字架”?
       关于“石桅子”的由来,学术界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生殖崇拜说”:因“石桅子”形似男性生殖器,很容易让人产生与生殖崇拜有关的联想;其中有一种“石桅子”呈“宝剑”造型,系国内首次发现,亚洲性学联会副主席刘达临教授现场考察后,称之为“东方十字架”。
       “生殖崇拜,缘于远古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模糊认识,实质上就是人类对生命的崇拜。”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研究员林必忠如是说。他告诉大家,灵应岩石刻遗址是1987年他们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期发现并科学确认的文物,对于研究当地历史及人的信仰具有一定实物参考价值。但“石桅子”的来历,迄今仍是众说纷纭,充满神秘色彩。
       在林必忠看来,“宝剑”造型的“石桅子”形似航船上的桅杆,类似福建沿海一些地方立木桅子祈求平安的习俗;也有专家猜测“石桅子”的产生或许与“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有关。不过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这些“石桅子”就是为了求子而刻的。
       据说,当年曾有一条连通重庆至贵州的古驿道从灵应岩穿过。先民们便纷纷立“石桅子”在古驿道两旁,以求绵延子嗣。“石桅子”之所以成对雕刻,大概也有“好事成双”的寓意。后来没有了立桅的地方,人们就在悬崖石壁上凿,以至于“石桅子”一直绵延清溪河两岸数十公里。
    “太极神图”?
       我们一边听着考古专家们的解读和推测,一边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上找寻着一根根或集中或分散的“石桅子”的踪迹,试图发现更多微妙的线索以印证大家各自的猜想。
       仔细辨认一些“石桅子”上还残留着的或深或浅的题刻,有的时间清晰,如“同治六年二月十九日立”;有的内容明确,如“信民李忠国为父锡福延寿立……”,看来,先民们立“石桅子”并不仅仅限于求子,还不乏求寿求福求财甚至求官的。
       来到一处山崖下,我们远远看见崖上的废弃土屋前高高伫立着一根约4米高的石柱,不知道的人会以为那曾经是“拴马(牛)桩”,其实那也是一根“石桅子”。登上山崖,我们走近这根“石桅子”,发现因为风化严重,其外形已斑驳。据当地人介绍,这根“石桅子”原为“宝剑”造型,只是“十字”的那一“横”已在岁月侵蚀中脱落,看不出它的全貌了。
       站在石桅杆下俯瞰四周,只觉视野开阔,清溪河像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你们看,像不像一幅太极图?”周铃提醒大家观察远山近水的地形。的确,清溪河流经此处,刚好呈现“S”形拐弯,使得幽幽青山和悠悠清溪嵌合一体,恰似一幅天然的巨幅“太极神图”,更为灵应岩的传说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林必忠介绍说,河中也曾立有“石桅子”,以前每逢大旱少雨时节,该处河段水位下降,便会“水落石出”,故当地人有“石桅子过江”的说法,还曾盛传过一句歇后语:灵应岩的桅子——插过河,足见“石桅子”数量之多。
  最后的“僚人”?
       到底是何人在此兴起立“石桅子”的风潮?
       周铃告诉我们,在綦江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个独特的部族——南平僚。他们的先民自战国末年起就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地方,有着神秘的生活习俗和自己的语言文字,还曾留下辅佐刘邦打下汉室江山的传说。这个消失在密林中的部落与“石桅子”有关联吗?
       在热爱僚人文化研究的周铃看来,“石桅子”主要集中分布在綦江,而在周边区域,如贵州、江津、万盛等地几乎难见,“这或许与古代在綦江生活的僚人群体有关系,因为僚人正好有生殖崇拜的习俗。”
       周铃说,僚人与仡佬族、壮族、傣族都有族源关系。他认为,灵应岩石刻遗址有可能是与僚人有关的民族汉化后的一种文化传承。
       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只发现云南傣族和綦江灵应岩有类似“生殖崇拜”的习俗,有专家前来考察后,认为这里曾经是傣族发源地的可能性较大。那么,如果这里真是傣族的发源地,那么,傣族为何会在这一带消失?又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问题一串接连一串,灵应岩“石桅子”留下了太多至今仍令研究者们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
       如今,“灵应岩石刻遗址”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越来越多爱好文化遗产保护的人们的关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桅子”的秘密终有一天会全部解开!
 
       来源:重庆政协报 2016-4-22 03版 (凌云)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