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重庆日报:我们为什么留不下一座几百平方米的老建筑?
重庆日报:我们为什么留不下一座几百平方米的老建筑?
发布人:  2016-07-05

已消失的临江门一景

拆迁前的十八梯

垮塌前的张之选碉楼

核心提示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市旧城改造的步伐不断提速,新建筑日新月异,老建筑日渐消失,老城历史信息与符号也加速丢失。

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城市的改造也不可避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如何和谐共生?

专家建议,在修复中,要尽可能地提取原有的建筑符号,并注入文化和创意,在修复后展现出重庆山地建筑群的风貌特色。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斑驳的老建筑,寻常的老街区,都是它的文脉,是人们的悠悠乡愁。 近日召开的市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特色风貌既表现为城市的外在形象,又体现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风貌街区是我们城市的一张‘名片’”,“决不能借改造之名搞大拆大建,造成不可逆损伤和历史信息灭失”……

重庆的老建筑、老街区等城市文脉现状如何?它们都有何特点?在城市的发展中,如何保护好这些文脉?5月22日,记者专访了重庆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主任委员、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历史文化学者——何智亚。

临江门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老街区

如今我们在那里只能看到一栋栋高楼

“临江门老街区是最不该被拆除的!”

时至今日,临江门老街区的旧貌仍时时浮现在何智亚眼前——

房屋随坡就势、错落有致、因地制宜;弯曲转折的石梯从嘉陵江河边延伸到繁华的解放碑;川流不息的人流和石梯两旁的小店铺,透露着浓郁的市井气息……

“临江门是重庆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老街区,很遗憾,上世纪90年代初,临江门老街区被拆掉。如今,我们在那里只能看到一栋栋高楼。”谈到重庆老街区、老建筑等历史文脉的保护现状,何智亚认为“形势严峻,抢救迫在眉睫”。

何智亚告诉记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市旧城改造的步伐不断提速,新建筑日新月异,老建筑日渐消失,老城历史信息与符号加速丢失。

2012年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重庆共消失了4002处文物,包括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而在消失的文物资源中,约有2000多处与经济建设、重大工程或人们的漠视有关。

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历史文脉遭遇到严重的打击,而人们文保意识的匮乏,又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脉雪上加霜。

在完成《重庆古镇》、《重庆老城》等著作后,从2009年起,何智亚又用了3年多时间,对重庆民居进行广泛的田野考察。

2012年7月4日,由于缺乏保护,在经历连续几天的暴雨后,被何智亚称之为“重庆乡土建筑活标本”的南川大观镇张之选碉楼整体轰然垮塌,灰飞烟灭。

时过几年,再次提起这栋碉楼中的“孤品”,何智亚仍然很痛心:“我们的城市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却为什么留不下一座仅几百平方米的历史建筑?”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张之选碉楼的遭遇。

武隆长坝镇鹅冠村一处由5座碉楼围护的庞大庄园,被著名乡土建筑专家季富政教授评价为:“此建筑可谓秘境诡制,查阅资料,遍访川中,初可断无二例可与之媲美,国内亦无同类比较,绝种孤例无疑!”

而如今,这里只剩下一片废墟。

“这样的消息使人愤懑、悲哀,又让人无可奈何。”何智亚说,如果用百分比来计算,我们现在保留下来的优秀传统建筑可能不及原有的百分之二三,而仅存的又无一幸免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损毁。

重庆老城临水而建,因水而兴,两江环抱、地势起伏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强烈的城市个性和富于变换的街巷肌理。

那些历经风雨的老街区、老建筑

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展现地域特色的根系

“一座城市最能唤起人们记忆的,通常是它那历史悠久、具有地域特色的老街区、老建筑。”何智亚表示。

在他看来,重庆那些穿越时空、历经风雨而留存的老街区、老建筑,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展现地域特色的根系,是人们共有的历史财富和精神家园。

抗战时期,著名文学家张恨水曾在重庆寓居8年,重庆老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许多散文、小说和随笔中,都对重庆的街区、房屋、风貌、民俗进行过入木三分的刻画。

在《重庆旅感录》中,张恨水写到:“旅客乘舟西来,至两江合流处,但见四面山光,三方市影,烟雾迷离,乃不知何处为重庆……此间地价不昂,而地势崎岖,无可拓展;故建房者,由高临下,则削山为坡;居卑面高,则支崖作阁……”

何智亚称,重庆老城临水而建,因水而兴,两江环抱、地势起伏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强烈的城市个性和富于变换的街巷肌理。

“重庆老城的建筑布局依山就势,迂回曲折,交错重叠,看似无序和随意,甚至没有什么章法,但却往往在无序中产生有序,在凌乱中产生韵律,在随意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美感。”

此外,对于散布在乡间的巴渝传统民居,何智亚认为:“相比城市的高楼大厦,乡土民居有着更为厚重的历史积淀,传承着更为深沉的文化信息。这些传统民居可以说是重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和移民文化的缩影,没有它们的存在,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将会黯然失色。”

现在一些区县热衷于搞仿古街区,相互攀比,面积和规模越做越大。对已消失的街区,不必去搞大规模的复建,确实有必要的,要认真作好风貌修复规划设计。

涉及拆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拆了就不可能恢复了,即使恢复了也是假古董

城市的发展是必然的,城市的改造也不可避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如何和谐共生?

多年来,何智亚一直在为城市文脉的保护鼓与呼:“重庆的历史文脉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展示着不同时代先辈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同时将其上升为一种文化自觉。”

在城市建设中,对那些有历史、有文化、有城市特色的建筑,对那些积淀着城市传统风貌和市井民俗的老街区,“涉及拆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何智亚说:“因为拆了就不可能恢复了,即使恢复了,也是假古董,徒有其表。现在一些区县热衷于搞仿古街区,相互攀比,面积和规模越做越大。对已消失的街区,不必去搞大规模的复建,确实有必要的,要认真作好风貌修复规划设计。”

十八梯,曾是连接重庆上下半城的必经之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符号含义和山地建筑风貌,使它成为老重庆的城市名片之一。

2010年7月,十八梯片区正式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

对于这种典型老重庆传统街区,何智亚认为,整治修复再现其中有特色的风貌街巷和建筑是必要的。

今年五月初,何智亚参观了台湾北部新北市的九份老街。

九份的房屋顺应山势,鳞次栉比地盖在一起,狭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阶,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和重庆的临江门、十八梯很相似。

如今的九份保留了旧式建筑、坡地以及人文风情,又注入了创新,使其成为一个人气火爆的观光景点。“十八梯老街区的风貌改造可以从九份找一些灵感和启示。”

“对于十八梯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留住老街区原来的格局面貌,如老石梯、老堡坎、老街巷、重要的历史建筑、主要的街区空间肌理。”

何智亚称,在修复中,要尽可能地提取原有的建筑符号,如原有建筑的屋顶、外墙、门窗的造型,以及材料、质感、空间序列等,并注入文化和创意,在修复后展现出重庆山地建筑群的风貌特色。

而对于古建筑和文物建筑,则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在这方面,湖广会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03年至2004年,何智亚主持了湖广会馆的修复建设工程。历时21个月的修复工程,始终坚持修旧如故,充分保护和利用了原来的建筑结构和构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建筑的历史原真性。

由于受到虫蛀和人为破坏,湖广会馆部分木雕损毁严重。承担修复工作的是20多名技艺精湛的木雕技师。他们在现场反复研究木雕的内容和纹理、起伏重叠,下刀时心中有数、刀刀到位,这样才令今天我们看到的木雕栩栩如生。

“保护老建筑、老街区是我们对自己历史的尊重。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方能留住我们温暖的记忆,留住我们的乡愁。”何智亚说。

(本组稿件图片均由何智亚提供)

 

相关》

他为城市留下数千幅老建筑图片

 

 

何智亚出版了许多与重庆老建筑相关的书籍。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何智亚就开始关注重庆开始逐渐消逝的历史建筑、老街区,至今已经20余年。

《重庆老巷子》、《重庆古镇》、《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重庆湖广会馆》、《四川古镇》、《重庆老城》、《重庆民居》,从2003年-2014年,他的7本图文集和著作先后面世。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节假日,奔走于巴山渝水、小街陋巷、深宅大院、僻壤荒郊、崇山峻岭之间。

《重庆老巷子》以图为主;《重庆古镇》考察拍摄行程达1万多公里;《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远赴移民原发地湖北麻城、孝感考察,研究文字达25万;《重庆老城》从资料收集到出版,前后花了近10年时间,查阅资料数百万字,撰写研究文字22万;第7部专著《重庆民居》田野考察花了3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写下文字29万……

20多年来,何智亚共拍摄了数千幅老建筑图片,写下了80多万文字,为城市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档案。

在《重庆老城》的写作中,为了弄清解放碑的来龙去脉,包括碑身中究竟藏没藏东西,藏的什么东西,他几乎翻阅了重庆所有与解放碑有关的资料。

为厘清广东公所的历史,他从尘封数年、卷帙浩繁的房屋历史档案中,发现了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嘉庆十三年(1808年)广东公所房屋买卖的契约原件。

本土知名作家姜汤称:“对于任何一个关心重庆的人而言,《重庆老城》都是难能可贵的能够窥探重庆历史的图文灵魂。”

跨界艺术家邓晓岗表示:“何智亚先生近30年对历史建筑和乡土民居的守护、宣传和修护,让我从他已出版的几本历史厚重的专著中,从他渐已花白的头发里读懂了一种不是乡愁的乡愁。”

 

来源:重庆日报 2016-5-24 7版(记者  兰世秋)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