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中国文物报:科考活动与公众考古的融合实践——重庆市奉节县迷宫河硝洞遗址调查记
中国文物报:科考活动与公众考古的融合实践——重庆市奉节县迷宫河硝洞遗址调查记
发布人:  2016-07-08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和户外探险的发展,一些藏在深山具有优美景观和古代人工遗迹的洞穴被陆续发现,并吸引着越来越多专业科考人员和公众的眼光。以重庆为例,渝东南和三峡地区屡有不为人知的喀斯特溶洞见诸报道,探险家在这些洞内发现了许多古人加工冶炼的工业遗迹。一时间,关于这些遗迹的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重庆市奉节县位于长江三峡入口,素以夔门雄峙,瞿塘深邃闻名天下,这里不仅有天坑地缝等世界奇观,也有永安托孤、朝辞白帝的历史典故,更有诗城美誉的文化内涵,正所谓“便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在距奉节县城40 公里的兴隆镇椅子淌村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这里人迹罕至,道路不通,森木蔽日,恍若迷宫,当地人称之为迷宫河。河的源头三面皆是三四百米高,俨如刀削的绝壁。绝壁之上有一个高约300米,宽约70 米的天然洞穴,谁又能想到在这处奇险难攀的洞穴之中,至今保留着完好的古代手工业遗址——熬硝遗迹。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硝是配制火药的主要成分,它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与人们生活环境中,以奉节迷宫峡硝洞为代表的南方喀斯特溶洞中有大量的硝石硝土存在。然而,正因为这些溶洞的地理环境险恶,鲜有人问津,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公众对古代熬硝遗址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为获取研究古代手工业遗产和科技考古的重要实物资料,进一步激发广大文化遗产保护爱好者的热情,全面分享考古工作的知识和魅力,6月5 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奉节县委宣传部承办了“走进奉节迷宫河盐硝洞硝盐文化遗址”科考活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林必忠研究员介绍这次活动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继对古代陶瓷、古代盐业、古代冶铁与冶锌遗址调查、勘探、发掘和研究后的再一次科学考察,也是重庆公众考古活动的一次新探索。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科考队员与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摄制组、腾讯大渝网的记者和岳华君宁探险队组成科考队,共同对地势凶险的迷宫峡硝洞发起了挑战。此次户外科考活动前期由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以及电台广播等多种方式全面宣传预热,社会反响热烈,公众期待值极高。现场科考活动由腾讯网进行长达七个半小时的视频直播,以期将活动社会影响最大化。

在通往硝洞的过程中,前行难度超过一般考古田野调查,科考队无所畏惧,穿丛林、过激流、攀悬崖、走绝壁,历经7 个小时后,终于拖着体能透支的身体抵达洞口。虽一路上披荆斩棘,艰辛无比,但站在这旷世绝景之处,用不一样的角度看不一样的世界,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和兴奋感随风袭来。在接下来的调查中,科考队注意以硝池、硝灶为核心,寻找与熬硝有关的配套遗迹,确定硝洞内外遗迹的布局情况,最终力图复原洞内外熬硝遗存的原貌。本次在洞外300 米与洞内300 米范围内共发现各种遗迹41 处,这些遗迹可分为洞内、洞外两个区域。

  通往洞口的唯一途径是在洞外绝壁上与洞口大体平行的一条碥道,它是古人利用自然岩体简单修整过的,其长度约200 米,宽度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其下是深约300 米的河谷,站在碥道上只闻谷底河水奔流,不见其底,行进时摇摇欲坠,艰难无比。在碥道的崖壁上,发现4 处绳孔,是古人绑系安全绳所用,甚至到了现在科考队的安全绳也利用了这些遗迹。这是一种神奇的机缘巧合,古人的勇气让科考队肃然起敬,他们留下的这些痕迹,让大家确信自己与过去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联系,也许冥冥之中,他们指引着科考队探寻的方向。

洞口外遗迹相对集中在长约80 米,宽约12米的岩体上,发现有硝池4 处、卤水池2 处、硝灶1处、生活用灶2 组、房屋遗迹3 组、柱洞2 个、臼洞1 个、吊桥遗迹1 处。此处岩体平整,似为人工开凿,吊桥长约23 米,通往峡谷对面。吊桥不存,唯剩两端桥桩痕迹,不能通行。吊桥另一端发现硝池1 座、卤水池1 处和硝灶1 处。推测洞外遗存为工人加工和生活区域。

洞内环境更是神秘莫测,其长度超过4 公里,中部为暗河长年冲刷而形成的深200 米,宽20 米的峡谷。调查沿着洞内长约300 米的碥道进行,其最窄处仅容一人通行,最宽处为2.5 米,外侧有护栏遗迹。沿着碥道发现的遗迹有硝灶1处、开矿遗迹2 处、矿料堆2 处,推测工人在洞内用“火爆法”取矿开路。碥道尽头为原生岩体,不能继续前进,不过在尽头处发现有一巨石突出于岩体之外,插立于峡谷之中。在这长约10 米,宽约2 米的平台上发现有一吊架。吊架之下只闻震耳暗河,手电不能见底。为一探究竟,科考队在此布钉放绳,满怀着期望,顺着绳索消失在黑暗的谷底中。下降70 米后,科考队发现另一平台,集中有2 处硝池,1 处卤水池和1 处硝灶。平台之下似可通往更深处的水源,推测吊架应是取水拉物所用,工人就在洞内取矿取水,就地熬硝。此次调查虽无重要遗物发现,但结合遗迹形制、地方志记载和口述史材料,可初步推断该洞穴为清末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制硝遗址。

根据此次发现的各类生产遗迹,结合《火龙经》《武编》《神器谱》《武备志》以及《天工开物》等文献记载,此处硝洞遗址能相对完整地反映出当时硝的生产流程,对研究我国制硝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于硝盐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还将长久深入地坚持下去,以解决此次科考尚不能解答的问题。

此次科考活动也是重庆公众考古崭新的尝试,活动由腾讯大渝网全程视频直播,当天就有超过43 万人点击观看,社会反响热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洞天》也将在不久之后播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时俱进,锐意进取,首次创新地将重庆地区的考古调查与当前最流行的媒介传播方式结合起来,是科考活动和公众考古活动的深度融合,是对公众考古深邃反思后的大胆实践,为公众考古理论建设和实际操作积累了经验,探索了新的方向。(作者徐进 林必忠   作者单位: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原文刊于:《中国文物报》2016年7月8日 7版)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