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华龙网:体验“长江之歌” 青年汉学家长江流域文明探索之旅圆满结束
华龙网:体验“长江之歌” 青年汉学家长江流域文明探索之旅圆满结束
发布人:  2018-05-22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方刚与学员交流与三峡大坝相关的话题 蒲思静 摄

学员在三峡大坝合影留恋 蒲思静 摄

学员在三峡大坝合影留恋 蒲思静 摄

 

 华龙网5月21日23时30分讯(记者 蒲思静)今(21)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重庆市文化委承办、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具体实施的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活动的26名汉学家,来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大坝进行主题考察,这也是他们长江流域文明探索之旅的最后一站。

    在大坝三峡五级双向船闸的闸箱内,4艘货船正在等候通过。2个小时后,它们将顺利通过闸道,载着满船的货物向长江上游驶去。三峡蓄水后,船只逆流而上的通行时间缩短了近3个小时,每千吨公里的平均油耗量也下降了一半以上。

    作为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不仅改善了三峡水域的运输环境,更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点上,来自老挝的周伟康深有感触。一直以来,老挝都在为达成“东南亚蓄电池”的宏大目标而努力。

    老挝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政府也确立了大力开发水电资源的发展目标。据周伟康介绍,老挝境内的水电站有30余个。另外,还有十余个水电站正在修建当中。在这些水电站中,有不少都是与中国合作修建的。

    在周伟康看来,水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老挝产业结构的改变,“从前,老挝对外出口的主要是农产品,而现在电力也成为出口商品中的重要部分。”如今,富余的电力通过国家电网出口到泰国、越南等地,为老挝创造了外汇。

    作为老挝首都万象的普通民众,周伟康也深刻体会到了水电站建成后的变化。“十年前,万象郊区的居民还在使用煤油发电。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电。和三峡大坝一样,水电站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许多农民有了新工作。”

    与周伟康看法略有不同,来自印度的唐汉明在感叹三峡大坝的伟大时,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他认为,三峡大坝的修建,固然在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会面临库区移民、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等挑战。

    对此,此次三峡之旅一路随行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方刚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方刚说,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单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来看,三峡大坝的修建,对沿岸文物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放眼大局,三峡大坝的修建无论是在发电、防洪、航运、旅游等方面都是一项惠民工程。

    方刚有这样的感受,并不是空口无凭。在21年的考古生涯中,方刚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三峡度过的,他亲眼见证了因三峡大坝的修建,而给沿岸村民带来的生活变化。

    2001年,方刚在忠县凃井乡友谊村工作。那时,交通十分不便,从重庆到达友谊村就需要5个多小时。中间还需换乘大巴、中巴、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制约因素,使得当地村民的生活过得并不宽裕。

    可如今,这个原本偏僻的小山村换了模样。马路通到了村里,交通便利了。村民们还在政府分支持下种起了柑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方刚二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中,这样鲜活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结束三峡大坝的研修考察后,2018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重庆)之长江流域文明研修考察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为期3天的考察中,学员们先后考察了丰都、白帝城、小三峡等地。不少汉学家感慨,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是“美丽中国”的彰显。在实际的考察中,汉学家也深切体会到了中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