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重庆日报:重庆首次发现巴文化竹制品!是2200年前巴人的蒸饭家伙?
重庆日报:重庆首次发现巴文化竹制品!是2200年前巴人的蒸饭家伙?
发布人:  2022-03-23

重庆日报客户端 赵欣

03-23 15:05

 

3月初,重庆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考古现场,一件破损的战国青铜釜甑从层层土壤的掩埋中醒来。釜与甑已分开,充满填土的釜中,现出一段编织物品。经过仔细清理和显微鉴定,一件排列规律且相对完整的竹编织制品得以确认。“这是重庆首次发现的巴文化竹制品。”3月22日,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研究所副所长叶琳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作为巴渝先民使用的竹编生产生活用品,此物历经2200年,极为罕见。

 

▲竹制品发现时状态。

发现与修复

跨越2200年的遇见

 

竹制品出土的冬笋坝遗址,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铜罐驿镇冬笋坝。这是我国最早确认并发掘的巴文化遗址,处在长江左岸的三级阶地上,文物核心区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此前,该遗址出土了以船棺葬为代表的一批战国至西汉墓葬,对探索川渝地区巴文化特征与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2020年度冬笋坝考古发掘全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市就开始对冬笋坝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时隔约半世纪,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20年9月上旬至2021年1月底,对冬笋坝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2021年6月至今,文保修复人员对出土文物持续开展保护修复工作。”叶琳介绍。

叶琳是修复工作主要负责人,他说,这件竹制品是在对考古现场带回的文物进行室内保护修复清理时偶然发现的。“通常来说,我们用带土提取的方式将文物从考古现场带回实验室,有助于在可控环境下提取更多的文物信息。这次与竹编器实属偶遇,我们本来修复的是一件约2200年前的战国青铜釜甑器。”

当时,竹编器与大量填土一起,被压在已经破损、分离的釜甑的釜底,“起初只发现釜底边缘露出编织条末端,疑似竹篾条的边角残段,经过细致、缓慢清除,这一大片编织品才完整揭露。对我们而言,真是意外惊喜,因为重庆地区受土壤、气候等因素影响,早期的有机质文物能如此完整留存至今非常罕见。”

 

研究与猜想

巴人用它蒸煮东西?

叶琳展示了该制品带土揭露的照片。它的残存完全被填土包裹,细长的编织材料呈三角形穿插交错,最终构成一件整体近似圆形的物件。初步测量发现其直径残长约12厘米,残高3厘米。经30倍显微原位鉴别和800倍、1000倍的显微观察,发现其纤维僵直、导管清晰、结节清楚,初步检测鉴定为竹纤维制品。”

 

▲显微原位鉴别(30倍)。

 

叶琳进一步解释,出土文物通常有分为无机质和有机质,“包括陶、瓷、铜、铁等器具属于无机质,埋在地下也能经受时间摧残而较好留存,但丝绸、藤编、竹编、木器、纸张等属于有机质,他们更为脆弱,在重庆高湿、高热、酸性土壤条件下很难保存,更不用说这件竹编器,留存了2200多年都还没腐烂。”

得以保存的原因何在?“首先是冬笋坝遗址优质的埋藏环境,特别是黄黏土的高密闭性,既延缓了有机质文物的氧化腐朽,又保证了适宜的湿度不会造成有机文物干缩或翘曲。此外,该竹制品发现于出土青铜釜甑内底部,致密土壤的叠压隔绝了氧气,同时竹制品紧贴的青铜器对微生物的滋生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显微样品A显微观察(1000倍)。

 

“鉴定材质非常必要,古人使用非常广泛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而这次出土的编织残存,从肉眼是难以断定的,所以需要通过高清纤维特征进行分辨。”叶琳表示,初步判断,这件竹制品是人为编织的结果,不过,它为何出现于此?为何这样编织?是否还有其他同类?暂时无从得知。

 

▲显微样品B显微观察(800倍)。

 

竹制品的功能同样暂未确认。“这种制品在重庆的既往工作中是首次遇到,它与釜甑这种巴人墓葬常见的炊煮之器是有关联的。有人会注意到它的造型与现代蒸锅里常用的‘竹垫’或‘竹篦’相似,就猜测会不会是古代巴人蒸煮时防止粘黏的工具?”叶琳笑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方向,但考古学通常不会以今度古,“目前主要还在修复,接下来会进一步排查文献,通过它去研究巴人时期编制工艺、生活业态、丧葬礼仪等。” 

 

编辑 袁文蕙

 

转载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