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金步摇与纳骨器——巫山老屋场墓地的新发现
金步摇与纳骨器——巫山老屋场墓地的新发现
发布人:  2019-08-29

●  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重庆美女流行什么头饰?

●  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拜火教教徒死后如何安葬?

 

 

2019年8月16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宏副教授在四楼活动中心作《金步摇与纳骨器——巫山老屋场墓地的新发现》为题的讲座,带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揭开古人神秘的面纱。王宏副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他的田野考古收获,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重点对巫山老屋场墓地出土桃形金叶和屋形陶棺进行分析,认为前者应与北方草原地区的步摇冠关系密切,后者应为祆教的丧葬器物纳骨器。

 

桃形金叶与金步摇

 

戴金摇之熠烁,扬翠羽之双翘。——魏·曹植《七启》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晋·傅玄《艳歌行》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长恨歌》

 

霞英散焰烧纤手,药粉飘香着步摇。 ——宋·宋白《牡丹诗十首》

 

金凤钗头逐步摇,花如双脸柳如腰。——明·陈言《艳曲(四首)》

 

老屋场墓地出土的穿孔桃形金叶即是金步摇上的坠饰。步摇,“步则动摇也”,是一种在金博山状的基座上安装缭绕的桂枝,枝上串有白珠,并饰以鸟雀和花朵的头饰。既然步摇枝上缀有花朵,就应该会配有叶子等作为装饰,能摇动的就应该是花或者叶子。《续汉书·舆服志》有记载东汉时期皇后盛装谒庙时的首饰有“假结、步摇、簪、珥”。《诗》所谓:“副笄六珈”者,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档,绕以翡翠为华云。”

巫山老屋场墓地出土的桃形金叶

 

1981年内蒙古出土鹿首步摇冠

 

步摇冠起源于西亚,之后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迁徙和征战,传播到了中国的燕、代地区,随后被慕容鲜卑所吸收,进而在广大的东北地区流行开来。公元五至六世纪又传播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汉代的步摇迄今尚末获取实例,但这种首饰至魏晋时仍相当流行。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画出了步摇的形象,皆以两件为一套,垂直地插在发前。它的底部有基座,其上伸出弯曲的枝条,有些枝头还栖有小鸟。这种步摇一直延续使用到北朝时期。后世多以为步摇是顶端带垂珠的花钗,则更是将晚出的另一种饰物与步摇混同。

 

女史箴图金步摇原型

 

 

借室葬与纳骨器

 

老屋场墓地8号墓墓室内用两层墓砖将墓葬分为了上下两层,上层为北宋时期,下层为六朝时期,两层的墓主人均不是一个而是多个,大量肢骨随意堆砌较为混乱,多个头骨零散摆放在墓葬的东西两侧。出土器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上层随葬品有北宋时期的歇山式顶屋形陶棺等,下层随葬品有六朝时期的瓷碗、瓷盘、青瓷四系罐、青瓷砚等。这是一种后人利用前人墓葬进行埋葬的习俗,是一种特殊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考古学界称为借室葬。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部分移民借道荆襄然后沿江上溯,首先到达三峡东部,其墓葬尽力复制中原洞穴式墓葬形式,而借室葬墓均为券顶的砖石室墓之类,乃土洞墓的特殊形态。

 

8号墓下层出土六朝瓷器之一

 

8号墓下层出土六朝瓷器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8号墓的上层出土了一具屋形陶棺,棺体为长方形,正门为阴刻两扇门,门下中间有一莲花座穿孔,门对面外壁饰有“忍冬纹”,外侧两壁饰五朵云纹,下端有三朵穿孔莲花纹。屋形陶棺在出土时盛有人类肢骨,与三峡地区传统北宋时期的丧葬习俗风格迥异,具有特别的意义,或许与祆教文化有关,屋形陶棺应为祆教的丧葬器物纳骨器。

 

8号墓上层出土屋形陶棺

 

三峡地区祆教存在的时代为中唐至南宋末期,祆教又称火祆教、拜火教。祆教特有的教义是实行天葬或火葬,使用房形棺做纳骨器来盛放墓主人的尸身。巴蜀地区从五代时期就存在过祆教崇拜和祆祠,而“忍冬纹”曾反复出现在祆教与丧葬有关的器物上。

 

阴刻忍冬纹图案

 

光绪八年《归州地舆志·卷一》引南宋王象之《 舆地纪胜》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敕以归降回鹘五十六人置营于此”,“回鹘营在州西二里”。结合考古发现进一步推测,三峡地区巫山奉节一带在中唐至南宋末可能存在一个被称作“回鹘营”的少数民族族群,他们以祆教为主要信仰,墓葬形制为土洞葬或仿照土洞葬的“借室葬”,随葬特殊的随葬品——下颌托,使用“房形棺”做“纳骨器”等,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诗中“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江下蜀江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楚山巴水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萝”的实物例证。

 

重庆文化遗产讲座2019年第6期

文稿整理:李   凤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