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解密爱美的天性:旧石器时代的装饰品
解密爱美的天性:旧石器时代的装饰品
发布人:  2019-09-30

俗语有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的释放并非发迹于汉唐盛世,也非开源于西学东渐,而是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滋生蔓延了。自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古人类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制造装饰品了。装饰品是旧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一类相对稀少且特殊的非实用人工制品,作为表示社会价值或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际形式,也是早期人类现代行为的重要标志之一。

严格意义来讲,装饰品也属于艺术的范畴,它与岩画、岩刻、雕塑同属旧石器时代艺术的范畴,但在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上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从而在社会系统中充当信息传递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化社会关系的特殊角色。

史前考古学家库恩(S.L.Kuhn)和斯丁纳(M.C.Stiner)认为,装饰品是经人类加工穿孔后,穿系并附着在人体或衣服等其他材料上的型体较小、能够长久使用的物品,这一概念包括坠饰、护身符或其他小型穿孔或刻槽物品。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常见的装饰品有穿孔的各类海生贝壳、兽骨(牙)制作的各类小挂件、鸵鸟蛋皮串珠以及石(玉)制穿孔挂件。这些装饰品多是用兽角、骨、蛋皮、石、牙和海生贝壳等材料制作,还有个别用箭石、货币虫、菊石、海胆和琥珀等材料制成。这些装饰品一般经过毛坯修整、磨制、钻孔、刻划等工序制作而成。

 

国外旧石器时代的装饰品

目前,最早的装饰品多发现于非洲、欧洲和近东地区,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非洲地区主要发现于南非的Sibudu遗址和Blombos Cave遗址,北非摩洛哥的Taforalt遗址、Rhafas遗址、Contrebandiers遗址和Ifri n’Ammar遗址以及尼日利亚的Oued Djebbana遗址,时代距今7-12.2万年。近东地区主要是发现于以色列的Qafzeh Cave遗址和Skhul遗址,时代距今10-13.5万年。这些遗址发现的装饰品主要是用各类海生贝壳制作而成,个别还残留有染色的痕迹。这些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海生贝壳并非“土著”,有些出土地距离海洋几十甚至上百公里。

 

南非Blombos Cave遗址出土的早期装饰品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5万年到7万年间,非洲和欧亚大陆目前均无确切可靠的装饰品存在的证据,而在距今大约5万年左右,非洲坦桑尼亚的Magubike遗址出现了最早的鸵鸟蛋皮串珠。与此同时,欧洲可能也开始出现了贝壳装饰品。大约距今4.5万年,装饰品几乎同时重新出现在非洲和近东地区, 并首次在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和亚洲其他地区出现。但是,从发现的数量来看,欧洲发现的最多。

 

非洲坦桑尼亚的Magubike遗址出土的鸵鸟蛋皮串珠

 

西伯利亚Denisova 洞穴遗址出土装饰品

 

澳大利亚Mandu Mandu Creek rockshelter 遗址出土的装饰品

 

 

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装饰品

中国也有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了装饰品,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装饰品的类型基本涵盖了世界其他地区的装饰品类型,主要有用鸵鸟蛋皮制作的串珠、兽骨(牙)坠饰,海生贝壳坠饰以及石制穿孔挂件。

目前,出土装饰品数量最多的当属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共计出土装饰品141件,包括穿孔兽牙125件,石珠7件,骨坠4件,有孔的海蚶壳3件,以及穿孔小砾石和穿孔青鱼眶上骨各1件,年代最早可达距今2.9万年左右,最晚可达距今1万年左右。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出土的装饰品

近年在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在1、2、7、8地点均出土有鸵鸟蛋皮串珠,共计94件,年代大约为距今2.5-3.1万年;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也出土数十件由鸵鸟蛋皮制作而成的串珠,展示了古人类高超的工艺和精到的审美能力,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末段。

 

宁夏鸽子山遗址出土装饰品

 

宁夏水洞沟遗址出土装饰品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多个地点共出土85件装饰品,其中蚌壳质49件,鸵鸟蛋皮35件,骨质1件,年代为距今1.1-1.2万年左右。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出土装饰品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也出土4枚穿孔兽牙坠饰和一件骨质装饰小圆盘,年代大约在距今2-6万年之间。

 

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装饰品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交界的泥河湾盆地的虎头梁遗址群也发现有装饰品,如于家沟遗址出土的鸵鸟蛋皮串珠、穿孔螺壳、穿孔石坠以及蚌饰等。马鞍山遗址出土的鸵鸟蛋皮串珠以及穿孔石(骨)坠。在虎头梁遗址群的其他地点还出土有穿孔贝壳、鸵鸟蛋皮串珠、穿孔石珠和骨质串珠。年代约为距今1-1.6万年。

 

泥河湾盆地于家沟遗址出土装饰品

 

除此之外,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和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各出土1 件穿孔石珠,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也出土有穿孔和刻槽兽牙饰品,年代约为距今1.1-1.3万年。

 

山西峙峪遗址出土装饰品

 

这些装饰品一般经过毛坯修整、磨光、钻孔、刻划、上色等工序最后制作而成。如鸵鸟蛋皮串珠一般经过制坯、磨圆、毛坯修型、钻孔、成品修型以及着色等生产阶段。蚌壳和海生贝壳串珠有直接钻孔、周边打磨后钻孔和先制作毛坯,然后磨光处理后再钻孔几种方式。也有一些装饰品采用挖孔和钻孔的方式。如小孤山出土的穿孔兽牙,制作效率最高的方法为钻孔,其次为挖孔;穿孔贝壳效率最高的方法为凿孔或先凿后钻。

 

装饰品的功能作用

 

由于史前时期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特殊的时代定位,人类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还有很大的局限,对原始艺术、原始宗教信仰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我们在对装饰品的功能和作用定位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去考量。认识旧石器时代装饰品功能作用有两个工具,一个是较为有效的桥梁——现代民族学材料,另外一个是文字记录以来的历史考古资料。现代民族学材料和历史时期考古材料向我们揭示了装饰品可能具有多样的功能和社会意义。

首先,装饰品可以用来装饰身体传递美感,凸显价值和差异性,既可以以此吸引异性,也可以向同性炫耀。物以稀为贵,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旧石器时代,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去制作装饰品。因制作不易,产出较少,就显得装饰品极为珍贵。而装饰品的特殊价值,就是能突出个性,显示自我。这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这是人的爱美的天性驱使导致的。其次,装饰品可以作为礼物与其他群体进行贸易往来。非洲和近东几件来自几十甚至一百多公里以外的装饰品可能是这一功能的有效证据。再次,装饰品作为交流的媒介,向广大受众传递有关佩戴者个人身份认同方面的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装饰体现佩戴者的年龄、族群归属、婚姻状况、社会地位、财富水平等等。如生活在泰缅边界巴东族的长颈装饰品和生活在埃塞俄比亚莫西族的盘唇装饰品。在埃塞俄比亚,盘唇装饰品既是莫西人勇敢和美丽的象征,也是显示年龄、体现社会地位与财富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装饰品作为区分不同民族和社会的标记,其携带的信息可以传达给与佩戴者有文化联系或相似文化背景的“陌生人”,以获取广泛的族属或社会认同感。装饰品也经常用在仪式中对不同身份的表现,还作为随葬品存在于墓葬之中。此外,有些群体常将装饰品作为护身符和药品使用,有驱邪和祛病的象征含义。

有限的考古资料向我们揭示了无字可考的远古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那些拥有高超技艺的古人类制作了这些装饰品,并将其送给族群首领或者自己心爱之人,让他们携带在身上,向同伴、异性或者不同族群的人们展示自己,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奢侈品炫耀方式。当我们回过头来,看到那些身着时装,肩挎名包的时尚达人时,莫要心生异念,这可能就是他(她)存在的方式,也是人类社会遗传万年的普遍社会属性之一。

 

文稿:高   磊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