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动物遗存浮选结果研究
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动物遗存浮选结果研究
发布人:  2022-08-16

重庆渝中区太平门位于望龙门街道白象街与四方街交会处西南侧,地处渝中半岛长江左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18.3″,东经106°34′43.3″,海拔202米。太平门是重庆老城门中“九开八闭”重要的开门之一,其北部紧邻老鼓楼衙署遗址(四川制置司衙署)。2014年3月~2015年7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下同)等单位对太平门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清理了城门、城墙、道路、排水沟、水池等遗迹,出土了南宋至明清时期的砖瓦、陶瓷器、钱币等遗物,廓清了遗址的时代内涵与布局,为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1]

 

图一 遗址位置示意图

一、工作背景

根据文献记载与此次发掘,并结合碳14测量的数据判断研究发现,太平门遗址使用时间较长,其文化遗存可分为六期,时代从南宋一直延续至民国时代[2]。在考古发掘时,发掘人员并未发现数量可观的动物骨骼标本,只有少量特征部位不明显的零碎骨骼,显然这样的结果并不利于开展动物考古工作。为了更为全面的提取动物骨骼标本,了解该遗址人类的行为模式,在厘清该遗址的时代顺序后,我们针对该遗址的遗迹特征,有意识地选取南宋、明代、清代三个时期的遗迹单位进行土样采集并水洗浮选,遗迹包括南宋时期的排水沟、城墙,明代城墙夯土、清代城门顶部(表一)。

表一 太平门遗址浮选记录表

经过对这些土样的后期筛选与骨骼的鉴定,我们仅发现了量少且很破碎的动物骨骼标本,包括家猪、鱼类、家鸡、啮齿类动物骨骼等,其时代背景有南宋、明代、清代。一般来说,采集的土样背景及遗迹包含物的时代要明确,城墙夯土、城门补筑垫土,由于其时代跨度较大,时代背景不明晰,且出土的骨骼数量和种类并不理想,因此暂不列入本次报告研究中,但是出土的动物骨骼其时代上限不会晚于所在遗迹的修筑时代。G7为明代晚期遗存,出土了未鉴定种属的啮齿类动物骨骼的盆骨、肋骨等骨骼,G8为南宋时期的排水沟,出土了褐家鼠、鱼类椎骨等骨骼。本次报告试图从褐家鼠标本着手分析,来了解该遗址的环境特征以及人类行为模式。

 

二、鉴定分析

啮齿目(Rodentia)

鼠科(MuridaeGray,1821)

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berkenhot,1769)

G8出土了1件褐家鼠左侧下颌骨骨骼。下颌骨保存了完整的水平支部分,犬齿缺失,附着M1~M3三枚臼齿,齿尖稍向前倾斜,有明显的齿沟。这件骨骼标本尺寸较小(表二)[3],根据其牙齿磨耗程度分析,该个体应仍处于青年成长阶段。

M1发育最为粗壮,无前中尖,唇侧前边尖和舌侧前边尖排列紧密,下原尖和下后尖相连,并组成齿冠面最宽的中间齿脊;后端是分化不明显的下次尖和下内尖形成一个短小的横脊;末端为矮小的后齿带包裹住远中面。

M2发育次之,与M1不同的是只发育了唇侧前边尖,并与下原尖和下后尖相连形成齿脊;下次尖和下内尖相连成脊,后齿带较弱。

M3发育最弱,唇侧前边尖与下后尖相连成齿脊,下内尖独立发育成一个矮小的脊。

图二 褐家鼠左下颌骨形态

表二 褐家鼠下颌骨测量数据表

 


三、讨论研究

G8是南宋中晚期时代的排水沟,其形成时代早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彭大雅筑城。我们在浮选的时候G8出土了种类较多植物种子,包括农作物和非农作物两类,其中农作物有稻谷、粟、黍和小麦四种,数量最多的是稻谷,这些植物遗存可能是古人将作物从遗址外带入,在晾晒、储藏等过程中遗落到遗址中[4],说明在南宋时期该遗址区域已有农业活动。随着人类农业活动频繁的增加,伴生动物出现的频率就越高,褐家鼠作为常见的家鼠鼠种之一,依靠窃取人类的食物生存于太平门遗址区域。

褐家鼠是家鼠属中分布广泛、数量较多、为害突出的鼠类[5],以其食性复杂(粮食水果肉类)、适应性强等特征,在现代进化趋势上优于其他任何哺乳动物,其活动轨迹与人类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它们以人类生产的农作物为食,潜入人类居室栖居,依靠人类适宜生存的环境、充足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伴生动物种群[6]。重庆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褐家鼠骨骼标本是在旧石器时代[7][8],商周时期随着人类农耕的进步而繁衍[9][10][11],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12]。褐家鼠是一种家族性群居鼠类,习惯栖于湿润多水环境,善于潜水,有储粮的习性,繁殖能力强[13][14]。褐家鼠的生存空间很广,除了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阴沟、下水道中,还可在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以及林缘池边等栖息[15]。褐家鼠与人类长期共栖,在环境适应和生态方面与人类有很多相似性[16],由此可以反映出,在南宋中晚期太平门遗址区域的农业经济较为发达,褐家鼠依附人类生存,与人类交往密切;其栖息习惯反映出该遗址区域有湿润多水的环境。褐家鼠同时还为自然界中其他肉食性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如蛇和鸟类等食鼠性动物提供食物需求。

太平门遗址在整个历史时期出土的动物骨骼数量较少,分析其原因或许与该遗址的功能分布相关,其地理位置靠近重庆府衙,紧邻重庆政治、经济中心,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遗迹主要为城门、城墙、排水沟、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这些设施需要人为的日常清理与维护,再加上太平门作为“九开八闭”重要的开门之一,该区域人口流动性较大,人流穿梭不利于动物骨骼的保存与堆积。

 

四、结语

太平门遗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是重庆古城的重要门户,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褐家鼠反映了古人与家鼠共栖的一个生存环境,在该遗址区域存在着湿润多水的环境。与此同时,可能是因为日常人为的清理与维护,再加上流动人口较大,使得该遗址出土的骨骼数量很少。

需要说明的是,该遗址G8仅出土了1件褐家鼠的动物骨骼,是由于土样采集具有随机性,并不能以偏概全地说该遗址的褐家鼠数量很少。

 

注释:

[1]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渝中区文物管理所:《重庆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年S1。

[2] 同①

[3] 武仙竹、邓晓、郑利平:《湖南杨二洞更新世晚期动物群研究》,《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6期,第28卷。

[4] 马晓娇、邹后曦、孙治刚:《重庆渝中区太平门遗址浮选结果初步分析》,《江汉考古》2018年第S01期192—196页。

[5] 杨再学、郭世平:《褐家鼠群动态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卷。

[6] 武仙竹、DrozdovNI.:《试论动物考古中的小哺乳动物研究》,《人类学学报》,2016年3期第35卷。

[7] 郑绍华:《川黔地区第四纪啮齿类》,科学出版社,1993年:201—202页。

[8] 武仙竹、王兆奎;《重庆丰都瓦啄嘴遗址小哺乳动物研究报告》,《人类学学报》,2018年03期第37卷。

[9] 资料现存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0] 武仙竹、邹后曦、滕明金:《巫山蓝家寨遗址啮齿目动物研究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17辑)》,2015年。

[11]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涪陵区博物馆:《重庆涪陵槽沟洞战国巴人洞穴居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3期,总第128期。

[12] 资料现存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3] 《四川资源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四川资源动物志第二卷兽类》,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236—237页。

[14] 施大钊、王登、高灵旺:《啮齿动物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 吴跃峰、武明录、曹平萍:《河北动物志两栖、爬行、哺乳动物类》:河北科技出版社,2009年,217—221页。

[16] 武仙竹、王运辅:《小家鼠(MusMusculus)和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的化石材料与早期迁徙》,《边疆考古研究(第11辑)》,2012年。

 

说明:本文原刊于《巴渝文化》第5辑,读者引用时请注明原刊物出处!

 

图文:李凤  邹后曦  孙治刚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