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自有慈云几复更——重庆市九龙坡区慈云寺遗址
自有慈云几复更——重庆市九龙坡区慈云寺遗址
发布人:  2019-05-17

慈云寺,又称慈林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慈云村西北的缙云山南部余脉多子山中,距走马镇约两公里,是重庆地区留存至今的重要寺庙遗址之一。慈云寺所在区域属于低山地带,山体由砂岩构成,山脊顶部平缓,溪沟相连,群峦叠嶂,形成了深幽锁谷的自然景观,是寺庙选址的绝佳之地。实物及文献资料显示,慈云寺为典型的禅宗寺庙。

为配合慈云寺复建工作,2012年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慈云寺遗址开展了系统的文物调查工作,摸清了遗址的年代、布局、性质。通过调查,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寺庙台基、围墙、石桥、墓葬、窑址等种类十分丰富的遗存,并确认遗址由寺庙区、墓葬区和窑址区三部分组成,还发现了一处与慈云寺相关的禅院遗址—竹林院。寺庙区充分利用地势构筑有五进建筑台基,主体区域中轴线上分布有前殿、院落、大雄宝殿、三大士殿及附属建筑;墓葬区由三片集中的墓地构成,埋葬有慈云寺历代住持、长老、僧人及居士;窑址区为慈云寺竹林禅院附属烧窑场。

 

遗址远景

综合历史文献,以及在遗址调查中发现的碑刻、题记等承载的历史信息,勾勒出慈云寺的历史轨迹。慈云寺始建于唐代,在明代兴盛一时,毁于明末战乱,于清代康熙年间得以恢复重建,并于乾隆46年和55年经过两次扩建,形成现存规模。慈云寺直至民国时期尚存,至20世纪50年代末毁损,逐渐成为废墟,直至文物调查让它再次展现在人们眼前。

 

大雄宝殿基址(清)

调查表明,慈云寺遗址应有大小之分,大慈云寺遗址包括慈云寺和竹林院共计分布30000平方米的范围,而小慈云寺遗址则专指慈云寺,分布约25000平方米。慈云寺在布局和结构上充分利用空间及地形,随形就势特征明显。寺庙建筑依山形走势而建,座西北朝东南。建筑特点是先顺山势修成五级“阶梯式”平台,因受地形的限制,逐级平台不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且平台大小不一,呈逐级内收的态势,最后在平台上设计建筑布局。主体平台区域的建筑讲究中国官式建筑对称原则,按照佛教“伽蓝七堂”制的规制进行设计,中轴线上依次分布有四组建筑,第一组为前殿与两侧的钟楼和鼓楼,第二组为院落及两侧配殿,第三组为大雄宝殿,第四组为三大士殿。此外,在寺庙区北部规划有僧房、香积厨等附属建筑。整座寺庙五进台基的空间布局及主体三进殿的设计理念除符合佛寺建筑的一般原则外,可能灌输了佛教中的“极轴”思想,体现出了生命轮回的观念。慈云寺墓群现已发现墓葬近80座,埋葬人数约300人,均为慈云寺历代住持(住山、住事)、长老、僧人及居士的墓葬。从墓葬形制来看,包含崖墓、有塔石室墓、无塔石室墓和石围土塚碑楼墓四种类型,墓葬形制多样,其中比较盛行多室石室墓,且门楣多题刻有墓主人身份,门楣题字是僧人墓葬的一个显著特点;埋葬方式上,聚葬特征明显,形成了寺院专用埋葬区或同一宗派埋葬区,同穴异室合葬流行,火葬与土葬并存,火葬更多见于住持或长老类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僧人墓中,土葬则常见于一般僧人或居士墓中;葬具选择上,瓮棺和木棺并用,甚至还发现了少量头部枕瓦现象。整体而言,该遗址的僧人墓葬不论在墓葬形制还是在埋葬方式上,均与同时期的世俗墓葬更为接近,这是佛教与我国社会观念、传统思想逐步融合进而步入世俗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关圣殿基址(清)

 

基座(明)

 

石雕(明) 

 

缨络(清)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慈云寺随着时间流转渐渐湮灭和沉睡在多子奇峰的山林曲溪之间。如今,位于古老成渝古道和现代成渝高速通道带上的慈云寺依然默默沉淀着历史文化,鼓舞着文物保护工作者们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和价值,让千年古刹再次重现在世人面前。

(孙治刚   徐进)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