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嶻嵲岩城——多功城
嶻嵲岩城——多功城
发布人:  2019-09-18

多功城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云卉路社区翠云山上,南距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约16公里,西距嘉陵江约3.5公里。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宋末年,宋廷为拒蒙军而在重庆城以北筑多功城,多功城位于“防御支柱”钓鱼城和“防御核心”重庆城之间,是宋元战争西线防御体系的重要据点,也是防御重庆城的重要前哨和屏障。多功城地势险峻,岩石高耸,筑城时以嶙峋的岩石为基,有“山石嶻嵲,因岩为城”记载。

 

 
多功城遗址
 

多功城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北侧略宽,南侧略窄。城墙周长约540米,为土墙包石结构,外侧石墙保存较为完整,内侧石墙保存较差。考古发掘表明,城墙堆积有三期,第一期在基岩上构筑夯土墙,夯土墙横截面呈梯形,底宽约5.4米,顶宽约2.8米,残高1.4~2.1米,夯土层近水平分布,土质致密较纯净,包含物仅有极少量碎瓷片。夯土墙外侧包砌条石,内侧未见石墙。条石錾痕全为斜向,宽度多在3厘米,个别宽至5厘米。墙体包石不甚规则,断面有长方形、方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立面收分呈斜坡状。第二期城墙在第一期城墙基础上修筑,修筑时第一期包石城墙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在其基础上首先用条石以丁向堆砌的方式由下至上错缝平砌外墙,并增加内侧石墙,两道石墙之间填筑包含青花瓷片、瓦片和砂石块的土墙,填土呈斜坡状堆积。第三期城墙主要是对第二期城墙的修补,城墙石材、砌筑工艺与第二期城墙相同,填土呈水平状堆积。第一期城墙筑造工艺与合川钓鱼城遗址等重庆地区发现的宋代城墙建筑工艺相近,结合出土遗物及文献记载,判断其即为南宋末年筑造的多功城。第二、三期城墙当为清代的两次重建。

 

东城门

 

西城门

 

多功城有东、西城门两座,皆为拱券结构,平面呈“亚”字形,西门门洞保存较好,东门内侧门洞坍塌。西门上原有“多功城”刻石,现仅余“西城门”刻石,城门有券拱二,外拱镌:“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四川安抚制置大使朱”,后字因风化消失;内拱根据文献记载刻:“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癸丑岁众姓重建”,现因风化几乎无法辨识。东城门外拱根据文献记载刻:“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岁次戊戌小阳月补修重建”,字体由于风化现已大多不明。

 

造像(明)

 

造像头部(明)

 

多功城城内地势为南、北两端高,中部向东城门倾斜而下形成陡坡。城内建有翠云寺,文献记载始建于宋代,明代已经较为兴盛,出土的造像具有浓郁的道教风格。至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补修。除此之外,城内还发现有道路和采石场。西城外发现的石板路可能为钓鱼城通往原江北县的古道。

 

造像(明)

 

明代正德十二年造像题记(明)

 

 

筑建之惑

多功城的始建年代一直未有定论,文献多记载是在南宋淳祐年间筑。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多功城,在府西四十里。志云:宋淳祐中筑以拒蒙古”,《巴县志》(乾隆)引《四川通志》记载:“县西四十里,宋淳祐中筑”,但同时也提及“惟西门石上书‘端明殿学士大中大夫四川安抚置制大使朱禩孙建’。据此则宋淳祐间筑无疑。或谓与合川钓鱼城同造,即保辜城是也,然亦不可考。”但根据《宋末四川战争史料》之《南宋制抚年表》篇记载,朱禩孙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是在南宋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至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而非南宋淳祐(公元1241—1252年)年间。且清代距宋末元初已较为久远,时人所记存在讹传的可能,多功城建于淳祐还是咸淳、是否为朱禩孙所筑尚缺乏实证。

 

文物保护

1988年,江北县文物管理所作为常设机构管理多功城。1992,多功城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多功城被列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多功城开展了考古调查、勘探及试掘工作,发现和清理了城墙、城门、蓄水池、道路、房址、采石场等遗迹,对城墙的调查与试掘为多功城的始建与沿革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川渝两地古代山城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城墙剖面

 

寺庙建筑基址(明清)

 

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城址的多功城,历经历史风霜仍然屹立于发展迅速的重庆两江新区,与重庆园博园隔空相望,一座是雄踞近八百年的孤城,一座是荟聚万象的新园;一座是古代军事城市的代表,一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缩影,如今的多功城遗址与重庆园博园,又何尝不是新时代文物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文稿:汪   伟 孙立唯 李   蕾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