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酉阳土司遗珠——飞来峰
酉阳土司遗珠——飞来峰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19-12-27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大道中路的酉阳民族师范学校北侧小巷里,坐落着一座独具民族特色的古建筑,在周边参天古树的婆娑枝叶中若隐若现,犹如一幅画卷,引人入胜。

 

 
飞来峰来薰阁屋顶
 
 
历史沿革
 

该处建筑为酉阳第十六世土司冉舜臣所修建。明弘治元年(1488年),冉舜臣袭酉阳宣抚司宣抚使,因梦游传说中的 “广寒宫”,得见宫堂华灯高照、五彩缤纷、仙乐动听、舞女蹁跹。梦醒后,冉舜臣回忆梦中的情景,决定按梦中所见修建游园。于是,召集能工巧匠将当时防护用的石块,砌筑装饰成云雾和天梯,垒成“雪洞”、“红流”、“翠茸”三座洞穴,因洞壁洞顶凹凸不平,皆以白灰饰之,俨若天然溶洞,以寓作“广寒宫”、“逍遥宫”以及“娱乐宫”,并在主峰上修建“来熏阁”。峰下的洞内壁上洁白,朝辉夕照,犹如银山白玉,冬暖夏凉,令人心旷神怡,恰似人间广寒宫。工程落成后,冉舜臣带人游园,并作文章《飞来山记》记录盛况,土司及当地民众都以为此建筑来源于天神相助,故名“飞来峰”,又名“雪洞”。

 

 

来薰阁雪景

 

雪洞

 

翠茸

 

《酉阳直隶州总志》卷三《地舆志三·古迹》中记载:“飞来峰在今游击署北,武庙之后,亦名雪洞,明弘治时,宣抚冉舜臣建。按:此峰叠石而成,高约二丈,下为洞,以白垩饰之。坐其内,如银海雪山,爽人心目,于夏月尤宜。洞外旧有弘治间一碑,今磨灭矣。”后世历任土司、州官均喜好在此吟咏、宴客,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诗词文章。明崇祯年间的东阁大学士文铁庵、酉阳州判徐桂元等名人也曾到飞来峰游览,并留有叙记石碑、诗词歌赋。著名楹联大家、酉阳直隶州州牧赵藩在飞来峰题有“官味无殊黄柏苦,乡心唯有白鸥知”,在来熏阁大门两边题有其长联:“风驰电挚,日出烟消,园内此亭高,二酉云山归眼底;人庆来苏,我惭抚字,阶前生意满,万家忧乐在心头。”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取消了“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禁令后,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所别具地方特色的“土司别墅”便成了各民族共享的文化胜地。

 

文物保护单位标识

 

清末民初,在此设县模范小学,后又设民众教育馆。1949年改为酉阳报社编辑部。1982年酉阳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飞来峰来熏阁,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现状

 

来薰阁正立面

 

月宫桥

 

现存的飞来峰占地面积64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峰和阁两个部分,上为阁下为峰,建筑面积185平方米;峰前有池塘,中间架石拱桥一座,桥长4.4米,桥高1.5米(拱高1.1米),踏道7级。桥前端两侧立雌雄石狮,高0.7米,宽0.8米,厚0.4米,桥后端两侧立浮雕蛟龙出水石柱,高1米,宽0.35米,厚0.35米。

 

来熏阁正立面图

 

来薰阁后立面

 

飞来峰由人工用选取当地自然钟乳石垒砌而成,高7米,拔地而起,似从天外飞来,分三洞一窗,底部设有暗洞,东南西三面均置洞口,东西长18米,南北宽8米,入内则平坦舒展,左折右转,均通峰外,因洞壁洞顶凹凸不平,洞底、洞壁皆以白灰饰面,俨若天然溶洞,冬暖夏凉,又名“蟾窟”。南面两侧各有一对称小峰,与主峰成“品”字形排列,中间为“雪洞”(亦称“蟾窟”),阴刻行书,字径0.18米、字距0.08米,扇形石宽0.68米、高0.3米;左洞为“红流”,阴刻隶书,字径0.12米、字距0.04米,扇形石宽0.35米、高0.2米;右洞为“翠茸”,与“红流”相对称。

 

来熏阁一层平面图

 

来熏阁二层平面及一重屋面檩椽布置图

 

来熏阁为两层,一层为歇山式屋顶四坡水,二层为六角攒尖式屋顶,石木结构穿斗式梁架,通高10.3米。一层平面呈矩形,用16柱,面阔3间11.8米,通进深7.4米,檐高3.7米,踏道6级。二层平面为六边形,用6柱,面阔3间7.4米,进深3.6米,檐高3.4米,门额悬 “来熏阁”鎏金牌匾,文字题款刚劲端肃。屋面为传统小青瓦屋面,灰塑脊饰,扇形白灰瓦头。

 

黑漆木匾“酉水乐土”

 

现建筑门额悬黑漆木匾“酉水乐土”四字,行楷,阳刻,字径0.3米、字距0.03米。匾高0.7米、宽1.7米,无落款。大门两旁悬挂木质楹联:“官味无殊黄柏苦;乡心唯有白鸥知。”阴刻行书,字径0.12米、字距0.08米,高2米、宽0.3米、厚0.03米,落款:赵藩撰。门前两柱头上分别悬挂木质楹联:“风驰电挚,日出烟消,园由此亭高,二酉云山归眼底;人庆来苏,我惭抚字,阶前生意满,万家忧乐在心头。”阴刻行书,字径0.11米、字距0.03米、行距0.035米,高2米、宽0.3米、厚0.03米,落款:赵藩撰。

 

 

价值评述

 

酉阳少数民族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博众家之长,吸收了土家、苗、汉等诸民族文化的精华,逐渐发展为集园林、建筑、装饰为一体的艺术特色,让建筑与人文艺术得到有机结合。这个特点在飞来峰来熏阁上得到集中体现,反映出富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园林艺术。

 

来薰阁门窗

 

飞来峰来熏阁是目前重庆市境内少见的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土司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多民族地区独特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管理智慧,是土司文化和西南多民族地区历史进程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是研究酉阳土司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飞来峰来熏阁建筑本体为峰和阁,建筑直接修筑于人工假山之上,设计巧妙,合理利用地形,应用传统建筑中的穿斗结构结合部分抬梁建筑特征,一层为歇山式,二层为六角攒尖式,造型奇特,与周边环境相衬托,独显其雄伟之势,同时其建筑工艺水平较高,在屋面脊饰、小木装修及建筑油饰上应用当地民间传统工艺,采用地方特有材料及民族色彩进行装饰,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的融合,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是研究该区域少数民族建筑的宝贵资料。

 

文稿:刘远坚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