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重关古道 ——凉风口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概述
重关古道 ——凉风口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概述
发布人:  2022-10-19

凉风口古道,是历史上彭水县城往西的重要的陆上官商道和盐道。近年来,由于建成高效便捷的公路后,该古道现已基本无人涉足,逐渐被世人所遗忘。为系统性摸清凉风口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及保存状况,充分发挥古道当今价值,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近日县文物管理所组织骨干力量对该古道开展了专题调查工作。

 

一、古道概况

凉风口古道东起彭水县城山王庙(现大脚菌火锅城左侧,海拔高程273米),翻越琴山,依次经洗脚溪、谢家干子、九道拐、喂猪槽、土地沟、岩脑铺子、马蜂桥(海拔高程812米)、凉风口(海拔高程780米)、火烧铺子、加担湾至大水塘(海拔高程400米)结束,现存古道总长约4公里。古道依山势而建,路宽0.5至2米不等。路面陡峭路段多为石梯,平缓路段也多由石板铺装而成。除此之外,该路段还发现2座石拱桥、1座石板桥、1口涵洞、2方石刻以及1通碑记等重要文化遗产资源。

 

凉风口古道地理位置

 

凉风口古道走向图

 

二、古道各段现状

1、山王庙至琴山段,长约120余米,现为水泥硬化的登山步道,未发现相关文化遗产资源。

2、琴山至谢家干子段,长约380余米,原路不存,未发现相关文化遗产资源。

3、谢家干子经九道拐至喂猪槽段,长约700余米,植被茂密,现通行较为困难,沿线可见大量石梯,部分路段被损毁。在喂猪槽路边2米见方的山石,上方有两个朝上的天然石窝,共能存雨水4-5升左右。据当地群众介绍,原来经常有群众至县城购买猪仔,在此歇脚喂猪喝水,故称其“喂猪槽”。此石上另有几处凿洞,具体作用不详,或为搭建平台供路人休息所用。

 

石梯犹存

 

部分路段植被茂密通行困难

 

路边山石上的天然石窝和凿洞

 

4、喂猪槽至土地沟段,长约350米,路面较宽阔,多为条石垒砌成的石梯,也有部分路段是依山开凿而成,此段路文化遗产资源较多。

一是位于土地沟附近一石壁上有一舌状石板,光滑如玉,名曰“手摸碑”,以前曾经常有人在此焚香化纸,祈求保佑。相传,抚摸此石后无育即孕、无嗣生子,十分神奇。

二是在“手摸碑”上行10米处有一天然石穴,高2米、宽1.2米、进深约3米,有耳室,可容4-5人遮风避雨,因以前常有无钱住店的力夫或来不及进城的客商在此夜宿,故俗称“叫花岍”。

三是在“叫花岍”上方5米处存石拱桥1座,桥长3.5米、宽3米、通高3.5米,拱高2.1米,桥南北走向,所处位置海拔高度700米左右,下方为30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十分险要。该桥由条石砌成,因上世纪铺设光缆炸山体产生大量碎石致桥身被严重挤压变形。当地俗称该桥为“索命桥”,传为古时常有歹徒在此谋财害命或敲诈过往客商,故得此恶名。

 

此路段保存完好的石梯

 

石拱桥外观

 

该桥是此古道的必经之地,如此重要的桥梁,来历也不应简单,结合该桥所处地理位置,经查阅相关资料,最终确定了该桥的身份。该桥继续上行则为凉风口,据《彭水县志》(光绪本)地舆志县西形胜部分记载“凉风口在茶园乡,石花岩之上俯瞰苦楝坡,可扼婺川由靛水坝入县来路。”凉风口为至今仍沿用的地名,位于靛水街道张家坝社区与绍庆街道滨江社区交界处的一鞍状坳口,海拔757米。临绍庆街道滨江社区一侧为悬崖,往靛水街道张家坝社区方向下行则坡度相对较缓。茶园乡为旧乡名,大致为今靛水街道所辖区域内。另据《彭水县志》(康熙本)地舆志山川部分记载“石花岩,县城西,顶连摩云,石巘如花,晚霞返射,光彩灿然。晴则光鲜明,将雨则光暗淡。八景之一”。《彭水县志》(同治本)所载的黔南八景为“摩围云顶、石华晚翠、长溪九曲、圣水三潮、月岩飞石、木柜悬崖、甘山石燕、戏水金鳌。”“石华晚翠”则是对石花岩奇特景色的描述。从地名角度分析,该桥所在位置则是在石花岩上。通过进一步查证,发现确有对该桥的记载。其中《彭水县志》(同治本)规建志津梁部分记载“飞虹桥,县西石花岩上,长一丈,高倍之,广八尺。嘉庆七年(1802年),知县江镇西率士民冯登瀛、汪国瑞等募修。”《彭水县志•规建志》(光绪本)津梁部分对飞虹桥的记载也大同小异。另从该桥此次的测量数据与县志资料记载数据比对,基本一致,所以可以确定该桥为“飞虹桥”。另据当地群众介绍,在植被不茂密时,可在县城远观此桥,特别每逢雨后初晴,山水自桥倾泻而下,桥周雾气升腾,被阳光照射,彩练环绕,十分壮观,或为该桥得名“飞虹桥”的原因。

 

石拱桥的内部

 

飞虹桥、石花岩、凉风口的位置关系

 

四是“飞虹桥”上行5米,存石刻一方,高150厘米、宽128厘米,右侧上部及左下角残损,依稀可辨“重关古道碑”碑额。碑文随形就势,楷体阴刻,出现2种字径规格,其中大字字径8厘米、小字字径4厘米。大字部分录文为“大清康熙五十年辛卯(泐)」阖邑」官绅士庶客商人等资捐修石(泐)」碑记永垂不朽」楚匠徐登华立」”。小字部分风化严重,辨识困难。但从该石刻刻制情况来看,有大字占压小字的现象,大字部分内容应为二次刻制,且刻制时间应较小字部分部更晚,所以推测该古道建成时间应比康熙五十年(1711)年更早。

 

“重关古道碑”石刻

 

压字现象

 

五是在“重关古道碑”石刻上行3米拐弯处内侧,立有1通指路碑,碑额“止路碑”,碑文录文“信士申百年」左走锭水坝」右走彭水县」光绪壬辰年仲秋月吉立」”。彭水地区有立指路碑化解关煞的古老民俗,如果哪家有孩子久病不愈或夜间爱哭,家人会认为是犯关煞,经人指点后会在三岔路、十字路或险要道路关口立一通指路碑以化解,立此碑或与此有关。

另据当地人介绍,以前一些路人经过此处,还会扯一把青草搁在这里或在其石缝撑一根树枝以敬奉“韩婆婆”,称如此行事后,走路才不饿肚皮,上坡更有力气。

 

清代光绪年间的指路碑

 

5、土地沟至凉风口段,路长约800米。此路段总体保存较差,多为土路且植被茂密,部分路段原始道路不存。在此路段除路面遗迹外共发现其他遗迹4处。其一为石刻,位于土地沟上行70米道路左侧一山石上,高60厘米、宽41厘米,字径2厘米,依稀可辨“道光三年六月”字样,其余文字无法辨识。其二为岩脑铺子,此处地势相对平缓,视野开阔,原有茶铺,是该古道往西行的主要歇脚点。据当地群众介绍,该茶铺最后由一位孤寡妇人经营,其离世后由当地群众就地掩埋在此,现存房基100平方米左右,房基右侧有1土冢,周围还有散落的房基条石。

 

道光年间的石刻

 

岩脑铺子遗址

 

其三是位于桥沟湾的石拱桥,因该桥处于森林之中,桥周边有较多青杠树引来马蜂觅食和筑巢,故此桥俗称“马蜂桥”。该桥南北走向,长5米有余、宽4.2米、通高6米,拱高4.5米,条石砌基,精工条石券拱,建在冲击沟上,两端是较为松软的泥土。为了加固桥梁,桥底采用梯级方式板石铺底,外侧则用“八字”形护坡,青石浆砌,以减轻山水冲刷。据当地群众回忆,1978年该桥上方山体滑坡,泥石俱下,堵塞桥洞,桥栏俱毁、刻有马蜂桥字样的桥碑也被泥土掩埋,但桥身安然无恙,实属幸事。其四为一涵洞,距“马蜂桥”往凉风口方向90米处,因上方土路平整时被泥土掩埋,现已不见其形。从该涵洞至凉风口,原路尚存,但植被茂密,暂无法通行。

 

马蜂桥全貌

 

拱洞内被泥土封堵

 

泥土掩埋涵洞处

 

古道被植被覆盖

 

6、凉风口经加担湾至大水塘段,总长约1.6公里,现存路宽0.5-2米,总体保存较好,道路石阶以及乱石累砌的多处护坡犹存,现仍为当地群众的出行道路。此路段除路面遗迹外,另存3处相关遗迹。

一是火烧铺子遗址。位于凉风口公路往大水塘方向下行360米处,面积150平方米左右,现为耕地。据当地群众讲述,该铺子系被纵火烧毁,故称火烧铺子,是该条古道东行的必经之地和歇脚处。

二是位于加担湾的石板桥,距火烧铺子约330米。桥面由两块厚约15厘米、长约2米的石板构成,桥长2米、宽1.5米、高2.3米,保存较为完好。

 

凉风口段古道

 

火烧铺子遗址

 

林中幽幽古道

 

石板桥全貌

 

石板桥近观

 

加担湾下行保存完好的石梯

 

民房边的古道

 

其三为位于大水塘的修路碑。该碑发现时倾倒在路边草丛中,该碑长85厘米、宽49厘米、厚12厘米,无碑座。碑文录文“信士」彭志田」彭志廷」彭新开」张士进」彭志定」彭志保」同修路五十丈」咸丰三年二月上浣立」”。自该碑再往下行10米后为大水塘跳墩,其上已建民房,不存,该条古道至此结束。

 

咸丰年间的修路碑

 

古道尽头的民房

三、古道的价值及保护利用建议

走沉寂古道,感沧桑巨变,探古韵遗风。据此次调查,已发现该条古道建成时间至少在300年以上,或较清代更早,且历经多次修缮,沿线文化遗产资源较为丰富,人文厚重,且总体保存较好,是见证彭水古代陆上交通发展的重要史证,具有生态和文化的双重属性,是不可再生的生态和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值。然而沧海桑田,自然侵蚀,人为毁坏,使得该条古道已成为脆弱的历史遗产。

岁月匆匆数百年,古道幽幽应犹在,鉴于凉风口古道位于彭水新城与老城之间优越的地理位置,建议相关部门整合力量,以保护古道的历史价值为目标,遵循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属地管理的原则,突出原真性、连通性的保护要求,进一步挖掘、整理该条古道的相关文化资源,结合彭水新城开发建设,对该条古道进行保护性修缮,开展环境整治并配套完善相关设施,开辟为彭水新城老城之间的登山步道,让古道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时代记忆,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文稿:唐国桂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