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谭家玲副市长调研钓鱼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谭家玲副市长调研钓鱼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发布人:  2016-07-01

2月24日,市政府副市长谭家玲率队赴合川区调研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在实地考察钓鱼城遗址范家堰考古发掘现场后,召开了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会。市政府副秘书长李世奎,市文化委副主任、市文物局局长幸军,合川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钓鱼城遗址申遗文本和保护规划编制单位、课题研究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了会议。
    在钓鱼城遗址范家堰考古发掘现场,谭家玲详细了解了考古工作最新进展,实地查看最新出土文物和发掘保护情况。她指出,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遗址,要把申遗的过程当作保护的过程,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实现有效利用,展现遗址价值。
    在随后召开的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会上,谭家玲听取了合川区和市文化委关于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以及申遗专家团队、市政府参会部门发言,就进一步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她对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予以肯定,强调全市各相关部门及合川区要倒排时间、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形成合力,把推进钓鱼城遗址申遗工作作为“文化强市”的重要抓手,齐心协力,加快申遗进度。重点把握六个方面,即:考古是基础,要在相关规定、规范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扩大考古范围。在考古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和文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研究是重点,专家团队研究要和考古同步进行,揭露普遍价值,尤其是注重延伸研究,结合“一带一路”、“民族融合”、“强军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挖掘钓鱼城遗址的现实意义;注重研究成果的集成和梳理,做好消化与转化、内化与外化、国际化与大众化等工作,及时解读最新研究成果。传播是支撑,及时传播钓鱼城遗址的普遍突出价值,让钓鱼城遗址走向世界,让世界关注钓鱼城;调动新老媒体,利用专业和大众渠道,宣传贯彻实施好《钓鱼城遗址保护管理办法》,提升钓鱼城遗址申遗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影响力,营造申遗的浓厚氛围。申报是关键,形成倒逼机制,排出时间、落实责任、倒逼推进,确保申遗各个环节的工作一次成功。保护是根本,要以申遗促保护、促利用、促整治、促发展,立法保护和现场保护紧密结合,核心区保护与周边环境整治并重,当前保护和长远保护统筹考虑。展示传承是目的,要让文化遗产按照“共享发展”的理念实现共享,让历史教育今人、告诉未来;展示利用要在可视化、体验化方面提前做好规划设计,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注重数字展示和利用;梳理好内外交通体系、接待体系和导游解说体系。  (合川区文化委  朱永禄)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