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丨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
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大考古发现丨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项目
发布人:  2021-06-04

一、项目经过

2015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战略高度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新规划。“一带一路”倡议极大拓展了中俄合作空间,有力筑牢了中俄民心相通之桥,为两国关系发展厚植民意基础。伴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进行,为构建国家友好合作的社会基础,人文合作必将成为两国开展合作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走出国门开展境外考古已逐渐成为中国考古的新常态。加强中俄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推动中俄文博单位开展联合考古成为两国人文合作的新趋势。

2001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地志博物馆合作,首次组成中俄联合考古队,发掘俄罗斯奥西诺瓦亚列西夫卡遗址。之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纷纷与俄罗斯文博机构合作,开展西伯利亚地区的联合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这些境外联合考古项目不仅促进了两国考古界的相互了解,也拓宽了中国考古学者的国际视野。

中国长江三峡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叶尼塞河流域在旧石器时代考古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推动中俄在相关考古研究中的科研合作,经过前期一系列的相互接触与交流,2017年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签订《科研合作协议》,一致同意联合开展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石器时代的古代人类历史研究。

2017年8月15日至9月10日,应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邀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派出专业技术人员11人赴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对南西伯利亚、以米努辛斯克盆地为中心的叶尼塞河中游地区开展了联合考古工作。项目涉及俄罗斯联邦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哈卡斯共和国,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存考古调查与试掘、西伯利亚岩画考察、塔加尔文化墓葬调查与测绘、交流访问等。经过中俄双方共同努力,项目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验收合影照

 

二、旧石器时代遗存调查与发掘

20世纪60~80年代,伴随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库的建设,俄罗斯学者对叶尼塞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大批遗址被揭露出来,以阿布拉莫娃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这一区域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研究推向了高潮。1989年,中西伯利亚考古与古地理研究中心提出了库尔塔克地质考古区这一概念,它包括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库左岸,特里福诺夫卡遗址与伊祖尔湾之间长约20公里的区域,这一区域内集中了不同时代的旧石器遗址,成为中西伯利亚地区重要的考古学对象。除了叶尼塞河干流流域,作为叶尼塞河左岸最大支流之一的阿巴坎河流域则鲜有旧石器时代研究领域的考古学者关注,其开展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较少。因此,为了推动西伯利亚旧石器时代考古向广度和深度拓展,我们选择在上述两个区域开展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田野考古工作。

中西伯利亚考古学与古地理学研究中心过去曾在阿巴坎河右岸、索斯河与阿巴坎河交汇处采集到石制品,但试掘结果排除了这一区域内存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可能性。在对下游的调查过程中,联合考古队发现了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马特盖奇克遗址。对遗址周边地形地貌及堆积阶地形成过程的考察发现,遗址上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下部为红色风化粉砂岩,为基岩风化所致。遗址地表为草原,北部分布有大量塔加尔文化墓葬,南部为阿巴坎河。发掘布设4×2米和2×2米探沟各1个,合计发掘12平方米。出土遗物标本30件,其中石制品23件,石制品种类主要包括,石片、石器和断块;动物骨骼7件。石片可分为近端、远端、中间、左、右裂片和残片,未见完整石片。工具类有刮削器、锥以及两面器毛坯。

 

马特盖奇克遗址调查

 

马特盖奇克遗址出土石制品

 

通过对叶尼塞河流域相同阶地、同类埋藏环境的其他遗址的考古学对比,我们初步推测马特盖奇克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马特盖奇克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扩大了叶尼塞河流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空间分布范围,填补了该区域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空白。

 

中俄考古队员在马特盖奇克遗址发掘中交流

 

在库尔塔克地质考古区,联合考古队对新谢诺夫斯克区丘雷姆村卡缅内洛卡遗址进行了发掘,布设4×2米探沟一个,发掘面积8平方米。在遗址底部的早期堆积中,发现了冰期侵蚀痕迹。出土遗物标本45件,均为石制品,石制品种类主要包括石片、石器、断块及碎屑。石片多为残片,完整石片仅见I-1、I-2、I-3型石片三件,左、右裂片和近端、远端断片也仅1件。工具仅见锥和边刮器。

 

卡缅内洛卡遗址地层剖面

 

卡缅内洛卡遗址出土部分石制品

 

三、西伯利亚岩画

西伯利亚岩画是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反映了作画民族特定的生产生活以及宗教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及艺术价值。
(一)赫热勒喀哈亚岩画

赫热勒喀哈亚岩画是近年新发现的一处岩画点,位于哈卡斯共和国别亚区,分布在索斯河右岸赫热勒喀哈亚山上长约200米的岩壁上。该处岩画点岩画数量较少,共发现5组岩画,均为凿刻研磨型岩画,类型较为单一,以野生动物群落的表现为主。从艺术风格上来看,存在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简单粗犷的线条勾勒轮廓,凿刻较浅,较为抽象与符号化,仅注重平面表现,缺乏立体感;另一种是以流畅的线条勾勒轮廓,凿刻较深,立体感更强,整个画面形象生动,更加突出写实风格。根据对该区域岩画的类型分析、对比研究,初步判断该岩画点的年代为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岩画凿刻研磨的目的很可能是为了祈求在狩猎活动中活动丰收而举行的某种祭祀活动。

(二)沙洛博利诺岩画
沙洛博利诺岩画(也有译为沙拉博利诺、沙洛博利诺)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库拉金斯基区,分布于图巴河右岸靠近河流的崖壁上,是西伯利亚岩画的精华。

沙洛博利诺岩画绵延3公里长,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延续时间长,基本为凿刻研磨形岩画,也有少量晚期绘制岩画(时代晚、绘制粗糙,艺术和学术价值较低,未纳入本次考察内容)。沙洛博利诺岩画内容较为庞杂,主要包括动物或动物群(驯鹿、驼鹿、兔子、马、牛、羊、鸟、熊、野猪)、人(狩猎、游牧及战斗场景)、萨满(头部带角的人或类人图像)、船棺水葬(船在当地文化中属于通人和神的器物,人去世以后,以船为棺,实行水葬,人棺顺河而下。这种文化习俗类似于鄂温克族对于河流的认识:上游为天,神之所在,中游为人的世界,下游为阴,属于逝去的灵魂)、体现生殖崇拜的图像(代表男性的正三角形加竖条形图案、代表女性的倒三角形图案、突出男根形象)等。既有单独表现某一类型岩画组,如单独的站立式驯鹿或是行走的驼鹿、牛、萨满等,也有多种类型的岩画组合构成的岩画组,如放牧、船棺水葬与萨满内容共同组成的岩画组,此外,不同时期岩画构成的岩画组内容更为庞杂。按照岩画的表征,大致分为祈求狩猎活动中丰收的祭祀活动(如对动物及动物群落的表现,这些应该是作画民族的主要狩猎对象)、精神世界(萨满、船棺水葬、男根或女阴的生殖崇拜等)、生产生活(狩猎、放牧、骑马牵鹿等)等三大类。

 

沙洛博利诺“船棺水葬”岩画

 

通过对加工工具类型的分析、岩画本身图案的分类与比较研究以及岩画图案之间叠压打破关系的判断,沙洛博利诺岩画时代涉及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等三个时间段。

 

四、乌斯季索斯塔加尔文化墓群

辽阔的哈卡斯草原上广泛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墓葬,这类墓葬地表有或微微隆起,或高耸于地表的土丘,围绕土丘树立有石板砌筑的围墙。这些带有石围墙的墓冢早在第二次勘察加远征(1733-1743年)期间就引起了俄罗斯探险家的注意。他们进行了长期考察,并搜集了许多珍贵资料,促进了西伯利亚历史研究的发展。因此这些墓冢也被认为是西伯利亚考古学发展的第一来源。

乌斯季索斯墓群位于米努辛斯克盆地的西南部,哈卡斯共和国别亚区的乌斯季索斯村。墓群分布于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右岸与索斯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地势较为平坦。

由于时间所限,联合考古队仅对村庄北部与乌斯季索斯(自然文化)露天博物馆相邻的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利用全站仪、GPS等测绘设备并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其中的25座墓葬进行了测绘与记录,获取了关于墓群的基础信息,为后续相关保护与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哈卡斯共和国乌斯季索斯(自然文化)露天博物馆馆长塔吉亚娜介绍墓冢角柱上的刻划文字

 

乌斯季索斯墓群的墓葬结构是墓坑之上有略高于地表1~2米的封土,在封土上竖埋褐色砂岩石板并围出长方形或方形框的围墙。围墙分为单框、双框及多框。单框墓平面呈方形,长宽8~10米;双框墓一般长约16、宽约8米;多框墓长22~26米,宽8~10米。石板超出地表部分高约为0.8~1.20米,厚约30~70厘米,立面呈不规则梯形或锥形。25座墓葬由西南向东北成组排列,大致可分为4排,未见叠压或打破现象,反映出墓地具有一定的规划。25座被测墓葬中有2座发现有盗洞。构筑墓葬的石板经调查初步判断来源于附近赫热勒喀哈亚山。

 

乌斯季索斯塔加尔文化墓冢

 

由于未能对墓葬展开考古发掘,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墓葬封土以及封土上石板组成的围墙结构的变化来推测墓葬的时代。根据俄罗斯学者研究,卡拉苏克和塔加尔早期墓葬的围墙结构具有相似性,都有方形石围墙或方形石围墙相连而成的长方形石围墙。封土方面,都有低平的封土。而到了塔加尔文化的中晚期,墓葬形制显著变化,石围墙的四角和墙的中间都立有大石块,封土也显著增高。乌斯季索斯墓群墓葬封土低平,环绕封土砌筑有方形石围墙或方形石围墙相连而成的长方形石围墙,但在石围墙的四角和中部出现了相对巨大的立石,因此我们推测其时代为塔加尔文化的中期,具体来讲大约为波德格尔诺夫期,绝对年代为公元前6~前5世纪。乌斯季索斯围墙和立石皆朝向东北,并在石围墙的东南角往往向外延伸一道石墙,石墙的末端立有片状巨石,表明墓葬朝向为东北。

 

五、访问与交流

在开展田野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受俄方邀请,我们参观访问了行程沿线的文物古迹以及文物保护、科研机构,对俄罗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

考察的文物古迹包括2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1处塔加尔文化古墓葬,分别是位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的阿丰达瓦遗址、利斯特文卡遗址以及位于哈卡斯共和国的萨尔贝克王冢。

西伯利亚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为了保护这些古迹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来存放、保护以及展示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这些博物馆有的可以追溯至19世纪的俄罗斯帝国。在俄方的陪同下,我们参观访问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方志博物馆、哈卡斯国家地方史博物馆(以列昂尼德·基兹拉佐夫命名)、米努辛斯克博物馆等当地文博机构,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友好交流。

在哈卡斯共和国别亚区,我们应邀在别亚寄宿学校开展了一次特殊的“考古走进校园”公众考古活动。校长弗拉基米尔•伊万诺维奇邀请我们参观学了学校的教室、缝纫和木工手工制作室、训练室、图书室、办公室等场所,中方执行领队汪伟向学校老师们简要介绍了重庆的城市历史以及联合考古的收获。

2017年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中方考古队按照合同约定,遵守俄罗斯的法律和考古规范,克服了语言交流障碍、饮食生活习惯差异、野外艰苦环境带来的困难,圆满完成了田野考古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我们队员的工作和表现,展示出良好的专业素养、敬业的精神风貌、严格执行了我国外事纪律、表现了友好的合作态度,获得了俄方的赞誉,增进了中俄友谊。此次中俄西伯利亚联合考古,加强了长江三峡地区与叶尼塞河两河流域、重庆市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人文交流,实现了重庆考古首出国门,推动重庆涉外考古进入新时代,为中外联合考古积累了相关策划、组织、实施等方面的宝贵经验。

作者:汪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