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度业务科研汇报会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度业务科研汇报会
发布人:  2023-01-16

 

2023年1月13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2年度业务科研汇报会在枇杷山书院顺利举行。来自考古研究所、石窟考古中心、大遗址考古和保护中心、文物修复研究所、建筑遗产研究所、公众考古中心、文物保管研究所的21名专业技术人员围绕考古发现、考古研究、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研究、文物展陈等主题进行了汇报。

 

考古研究所孙治刚在《合川张家院子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中分享了合川张家院子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张家院子遗址发现了一批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遗存,以东周时期的遗存最为重要。东周时期发现的遗迹主要是房址和灰坑,出土的遗物包括尖底盏、高领壶、高领罐、素口圜底罐等。本次考古发掘确认了东周遗存为巴文化遗存,填补了嘉陵江下游春秋时期巴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为研究三峡地区和嘉陵江中上游、渠江上游巴文化遗存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张家院子遗址4号房址出土陶器(孙治刚 供图)

 

考古研究所燕妮汇报的题目是《涪陵小田溪墓群2022年商周遗存的发现与初步研究》。2022年3月至9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小田溪墓群的陈家嘴地点、网背沱地点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清理灰坑、灰沟、墓葬、房址等遗迹29处,出土陶、铜、铁等各类器物900余件,时代涵盖商周、战国、汉代、宋代四个时期,以商周、战国时期遗存为主。小田溪墓群的发掘对建立乌江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研究早期巴文化陶器组合及其规律、巴人迁徙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小田溪墓群网背沱地点H3、L1航拍图(燕妮  供图)

 

考古研究所陈东在《江津梧桐土遗址考古收获》中,分享了2022年江津梧桐土遗址调查勘探、发掘的工作成果。梧桐土遗址调查勘探40万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晚期、商周遗存点4处。清理灰坑、陶窑作坊、石器加工点等遗迹73处,出土器物标本1600余件。在发掘中,开展了生业考古、石器研究、碳14测年、淀粉粒检测分析、陶器修复等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本年度考古工作确认了梧桐土及周边商周遗存的分布及内涵,构建起金刚沱弯月台地沿江先秦遗存的分布格局,是继三峡考古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先秦考古发现。

 

梧桐土遗址出土石璋(左)、石范(右)(陈东 供图)

 

考古研究所唐勇汇报的题目是《合川龙塘溪口遗址汉代遗存的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合川龙塘溪口遗址发掘是为配合嘉陵江梯级渠化利泽航运枢纽工程项目开展的抢救性工作,发现两座东汉时期砖室墓及与墓地配套的陶窑。本次考古发掘为了解汉代砖室墓墓砖来源提供了新材料,双窑门、双火膛式陶窑的发现为了解汉代陶窑的形制及烧造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龙塘溪口遗址发掘区全景(唐勇 供图)

 

考古研究所王洪领作题为《江津区下嘴遗址考古发掘主要收获》报告。2022年10月,为配合三环高速公路陈食至油溪段工程建设,我院对下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建筑基址、天井、灶等遗迹31处,时代为两宋、明清时期。本次考古工作探明了下嘴遗址的年代和性质,为研究两宋、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下嘴遗址全景(王洪领 供图)

 

石窟考古中心牛英彬在《盐业视野下的三峡地区唐代摩崖造像》中分享了石窟寺考古的成果。2022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长江流域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在忠县新发现了9处唐代摩崖造像点。以此为契机,他对三峡地区唐代摩崖造像进行了分期研究,分为隋至初唐时期、盛唐时期、中晚唐时期和唐末五代四个时期。同时,在文化变迁动力理论下探索三峡地区唐代摩崖造像的发生机制,他认为该地区的唐代摩崖造像与盐业有高度的耦合性,多数与当地盐业生产、盐道有着密切的关系,揭示了三峡地区唐代摩崖造像与古代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峡地区的唐代摩崖造像(牛英彬  供图)

 

石窟考古中心朱思奇汇报的题目是《荣昌刘家庙摩崖造像的调查和初步认识》。刘家庙摩崖造像位于荣昌区的西北部,地处黄桷滩河的西岸。窟龛群分布于刘家庙山体上部6段连续的崖体上,共有窟龛25个、摩崖题刻2通。在调查中运用聚落考古的方法,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发现了僧人墓葬、寺庙建筑基址、古道路、盐井等遗迹,为研究川渝地区唐宋时期石窟寺的功能分区、民间造像的发展以及与古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材料。

 

刘家庙摩崖造像窟龛分布图(朱思奇  供图)

 

大遗址考古和保护中心胡立敏在《2022年钓鱼城遗址考古新发现》中,介绍了钓鱼城遗址的最新发掘成果。2022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钓鱼城遗址护国寺、武道衙门和皇宫三个遗址点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城门、城墙、石墙、灰坑等遗迹33处,出土各类遗物300余件。武道衙门、皇宫遗址揭露了一批前所未见的高规格建筑遗迹,进一步凸显了该区域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新发现的东内城墙、内城门、水池、道路等遗迹为深入认识钓鱼城宋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分区布局和结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对进一步织补、缀合和重构钓鱼城时空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钓鱼城遗址武道衙门1号城门(胡立敏 供图)

 

考古研究所叶小青作题为《梁平赤牛城遗址2022年度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的报告。2022年,为进一步厘清赤牛城遗址的城防系统、功能分区等问题,我院在关子门和“牛头”区域开展重点发掘,揭露了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城墙、瓮城、高台基建筑基址、水池、水井等遗迹。宋代水池的发掘为研究宋代水利工程选址、营建工艺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牛头环城城墙和瓮城的发掘进一步说明宋元时期赤牛城遗址城防设施的完备及较高的防御等级,是赤牛城在南宋山城防御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佐证。

 

关子门遗址瓮城全景(叶小青 供图)

 

大遗址考古和保护中心蔡亚林在《重庆宋元山城出土权锤与南宋权衡计量初探》中分享了宋元时期出土权锤的研究成果。在重庆宋元山城考古发掘中,出土了7枚权锤,这是目前仅见经考古发掘的南宋晚期秤砣,填补了宋代权衡器秤锤类实物资料空白。通过类型学基础上的源流考证,他认为A、B型权锤分别弥合了南北朝、隋唐和元代之间的缺环,对中国古代度量衡演变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权锤的命名、性质、用途进行详细考证。通过与南宋时期出土的相关金银器实物比较,他认为“宋代衡制一两当今40克”的普遍结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或可分为北宋、南宋两期分别考订,并进一步考察区分器类与斤两计量的关联性。

 

宋元时期自名权衡器(蔡亚林  供图)

 

考古研究所娄亮作《十二桥文化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汇报。本次汇报对十二桥文化墓葬的考古发现进行梳理,回顾了十二桥文化墓葬的研究历史,以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为基础,结合各遗址的文化面貌与层位关系,将十二桥文化墓葬分为五期,时代从商代晚期至春秋前期。在分期的基础上,对十二桥文化墓葬形制、葬式和随葬器物等各方面的特征和文化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通过观察随葬器物类型的变化,将十二桥文化墓葬分为三个等级。

 

十二桥文化墓葬出土器物分期示意图(娄亮 供图)

 

考古研究所杨鹏强作题为《“遗民逃禅”——云阳“磐石城记”石刻解析》的报告。云阳磐石城遗址现存有一通清代康熙二年(1663)的摩崖石刻——“磐石城记”,核心内容是对谭诣歌功颂德,记述了他的征战事迹,赞颂他为国守土保民,表达了归隐禅林的愿望。明末清初的“遗民逃禅”是当时社会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促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通过对“磐石城记”的解读,拓展了有关“遗民逃禅”现象研究的内容和类型,对深入分析遗民逃禅的方式、原因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磐石城记》石刻及三维模型(杨鹏强  供图)

 

考古研究所马晓娇汇报的题目是《涪陵龟陵城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龟陵城遗址是一处重要的宋元战争时期的山城遗址,在2018年至2019年的考古发掘中开展了植物考古采样和浮选工作,获取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包括粟、稻谷、小麦、大麦、大豆、红小豆、荞麦、燕麦、高粱九种农作物,以及狗尾草、稗、毛马唐、萤蔺、野豌豆、拉拉藤等非农作物植物种子,通过出土植物遗存的量化分析,对宋元、明清时期的生业经济进行探讨。

 

龟陵城遗址出土农作物遗存(马晓娇  供图)

 

公众考古中心吴广在《基于深度风格迁移网络的数字拓片生成技术研究进展及实验初探》中分享了网络数字拓片生成技术研究和发展,及在考古发掘方面的实际运用。针对目前文物拓片存在的问题,将深度学习、大数据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的文物数字拓片技术,借助生成对抗网络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数据拟合能力,在保留文物本身纹理细节信息的同时,最大限度贴近传统手工文物拓片特有的艺术特征。

 


数字拓片实验技术路线(吴广 供图)

 

文物保管研究所戴胜男汇报的题目是《传承与创新——浅谈“美石美刻——重庆考古出土雕刻艺术标本陈列”》。文物保管研究所2020年开始筹划三峡考古学文化序列文物标本陈列展《美石美刻—重庆考古出土雕刻艺术标本陈列》,于2022年6月基本完成布展工作。期间完成了500余件雕刻艺术标本的数据采集,撰写修改陈列大纲15次,并完成了10余次陈列设计方案校改工作。整个陈列的策展布展过程全员参与、逐步推进、协调整改,最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

 

“美石美刻”陈列序厅(戴胜男 供图)

 

文物修复研究所叶琳作《基于活性生物泥诱导碳酸钙的陶器文物绿色修复技术》的汇报。考古出土陶器多呈破碎、酥粉的状态,为了挽救珍贵的陶器遗产,需要采用清洁表面污染物、粘接断裂碎片、补全修复完善形制等技术流程来复原陶器,以直观其历史信息。通过对材料的制备和模拟实验和利用多种监测分析手段建立黏合材料的评判体系,实证“活性生物泥诱导碳酸钙”可以满足绿色修复陶器文物的需要,为突破高分子粘接材料的应用弊端,寻找到一条新的可行修复思路。

 

活性生物泥粘接修实验实操图(叶琳 供图)

 

文物修复研究所贾一鸣在《庙宇镇元代壁画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研究》中介绍了元代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研究的最新成果。通过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显微拉曼光谱等方法,对粗泥层、地仗层和颜料层进行了表征分析。证明该壁画粗泥层成分为石灰和土壤,而地仗层主要由石灰和少量石英组成。此外,大半径锗晶体附件的ATR-FTIR 成像技术显示该壁画曾使用动物胶作为胶结剂和地仗层的添加物。该工作促进了对元代壁画材料的认识,也为后续壁画修复工作提供了数据依据。

 

庙宇镇元代壁画工艺材料分析摘要图(贾一鸣 供图)

 

文物修复研究所张良帅汇报的题目是《中国传统款彩漆器工艺的科学认知——以清初宋祖法寿瓶为例》。以清初宋祖法款彩寿屏为研究对象,使用体视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进行了科学分析。分析表明:屏风结构包括木胎、纤维、底灰、漆膜、填料共五层;木胎树种为杉木;纤维层由棉、麻纤维构成;底灰层成分主要为石英、方解石与蒙脱石等,最下层底灰掺入了苎麻纤维;填料层由颜料层与粉层组成。结合文献记载深入研究款彩漆器的原料、结构及制作工艺,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传统款彩漆器工艺的认知。

 

款彩漆屏风结构(张良帅 供图)

 

文物修复研究所赵文华在《翼龙骨骼及其蛋(胚胎)岩石标本的差异风化机理研究》中,以在哈密戈壁发现的哈密翼龙化石为例,标本在保存环境变化后,出现了风化破损现象,进而造成化石脱落。本文利用PLM、XRD、MIP、IC、Raman、FTIR、SEM-EDS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出现风化的围岩与稳定区域围岩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出现不同风化表现的原因。本次研究对发现于特殊埋藏环境的化石标本的保存及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翼龙胚胎化石标本可溶盐显微观察(赵文华 供图)

 

建筑遗产研究所孙锟汇报的题目是《清代巴蜀城镇聚落中魁星阁的布局特征研究》。魁星阁是我国传统楼阁式建筑中用于兴文劝学和祈求文运的一个重要类型,通过对魁星阁在城镇聚落中的布局特征研究,结合方志史料及历史影像,发现巴蜀魁星阁在巴蜀城镇聚落形态和空间格局中担任重要角色,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对更好地理解清代巴蜀传统城镇聚落形态、空间格局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合川尧坝场东岳庙魁星阁(孙锟 供图)

 

大遗址考古和保护中心周遵逸在《工业遗产保护及有机更新研究——以遂宁锦华厂为例》中,以遂宁锦华厂有机更新研究为例,讲述了如何对工业遗产厂区和其社区的特征进行识别,提出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不仅需要考虑狭义上工业生产场所的物质改造更新,更应重视其工业遗产社区的更新与发展。按照以资产为本的理念,对锦华厂进行价值评估,并依据现状梳理、特征识别以及价值评估结果对锦华厂厂区保护与利用和社区更新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与建议。

 

锦华厂工业文化游线图(周遵逸 供图)

 

最后,受白九江院长委托,方刚副院长对业务科研汇报会进行点评,他认为科研汇报会较为全面的反映了2022年我院各项工作的主要收获,对大家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的肯定,特别是看到不少新人的加入,充实了我院的青年科研队伍,令人欣喜。同时,他对我院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期望,希望大家依托自身业务,增强课题意识,努力做好文物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全面推进新时代重庆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

 

              整理:冯耀 卫亚晶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