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家讲坛丨李晖达:绍祚中兴 ——浙江南宋考古研究
专家讲坛丨李晖达:绍祚中兴 ——浙江南宋考古研究
发布人:  2021-06-11

2021年6月7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李晖达副研究员到我院枇杷山书院做题为《绍祚中兴——浙江南宋考古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方刚研究馆员主持,院长白九江研究馆员及4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讲座。

 

宋人 《人物故事图卷》局部(上海博物馆馆藏,李晖达 供图)

 

李晖达先生的讲座分为建炎南渡、祖陵与攒宫、江南化的士大夫群体、武林胜迹4个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了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这一背景下,南宋政权建立的历史过程。靖康之变发生后,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之后,随着金军继续大举南侵,宋高宗一路从淮河南迁到长江,再到杭州。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初建昭慈皇后攒宫,开绍兴皇陵攒宫之先河。一同南迁的还有皇室后裔、公卿贵族和士兵、平民阶层。

 

讲座现场

 

其次,李晖达先生分享了在绍兴市开展的宋六陵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的工作成果。在一号陵园发现陵园由享殿与龟头殿石藏、门殿、垣墙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揭示了该遗址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和垣墙范围,探明了石藏墓室的具体位置与规模,基本判定其为南宋某座帝陵的上宫或后陵的基址。在二号陵园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两座殿基、庭院和东西回廊,推测其应为某帝陵攒宫的辅助陵园——下宫遗址,为全面了解南宋帝陵攒宫制度提供了依据。李晖达先生根据文献分析了南宋帝陵攒宫制度的深层原因,认为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基本印证了这一制度的真实性,进一步指出南宋皇家陵园在建设规划过程中,遵守宋代皇陵“国音姓利”的选址之法,其目的在于突出南宋政权对北宋政权继承的合法性。

 

一号攒宫复原图(李晖达 供图)

 

再次,李晖达先生结合南宋中后期中级品官墓葬的典型案例,如武义徐谓礼夫妇墓、云和正屏山南宋墓、平水兰若寺宋墓等,深入分析了南宋时期士大夫精英集团对南渡朝廷的认同,对“国音”和“攒宫”体制的拥戴,士大夫阶层选择江南式的风水观念,以因地制宜、风水便利为目的,而不是传统的儒家昭穆葬的理念。

最后,李晖达先生进一步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宋代城门遗址和龙泉窑窑址,认为南宋时期东南地区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达,南宋朝廷依托丝、瓷等大宗贸易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加之以盐、茶、酒榷等专卖制度,已摆脱了单一的农业立国模式。

 

方刚研究员作总结讲话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方刚研究馆员对李晖达先生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鼓励我院青年考古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李晖达先生的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在考古工作中,不仅要关注考古发现本身,更要具有主动意识和问题意识,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解读考古材料背后所隐藏的人类社会现象。

整理:马晓娇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