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彭水郁山盐厂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重庆彭水郁山盐厂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人:  2023-09-14

一、遗址概况

彭水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北接湖北省,南邻贵州省,地处四川盆地东南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乌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境。郁山镇位于彭水县东北部,距县城约39千米,东有伏牛山,北有严家山,南有凤凰山,西系郁山河谷地区,郁江河贯穿全境,自镇东北而来,中井河、后灶河在镇东汇入郁江,折向西南,至县城处汇入乌江。

郁山盐厂遗址位于郁山镇南京街道一组,地处后灶河与中井河交汇处的后灶河北岸台地上,东北距中井坝明清制盐遗址约1.5千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32′06.98″,东经108°25′43.89″,海拔255米。遗址所在台地较平坦,高出后灶河河面正常的枯水位3~5米,周围有较多废弃的原郁山盐厂的厂房、宿舍等,整体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图1)。

 

图1 郁山盐厂遗址位置示意图

 

2015年9—12月,为配合郁江河重点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联合彭水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此次发掘共布设25个10×10米的探方,编号T0106—T0109、T0205—T0209、T0303—T0309、T0401—T0406、T0502—T0504,加上扩方,发掘面积总计2,900平方米,完整揭露出一处规模较大的制盐厂房,清理各类盐业生产设施30余处(图2,图3),出土各类遗物20余件。现将本次发掘的收获简报如下。

 

图2 郁山盐厂遗址遗迹分布图

 

图版1  郁山盐厂遗址发掘区全景

 

二、地层堆积

发掘区地势西南低东北高,其文化堆积也呈斜坡状,因盐厂废弃时间不长,文化堆积较薄且简单,各探方地层堆积基本一致,统一归为两层,制盐遗迹均开口于②层下。现以探方T0502北壁的地层堆积为例,介绍如下(图3)。

 

图3 T0502 北壁剖面图

 

第1层:建筑垃圾层。褐色砂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植物根茎、砖块、水泥块、石块及少量青花瓷等,厚15~30厘米,系制盐厂房废弃倒塌后形成。

第2层:煤炭渣层。灰黑色砂土,土质十分疏松,内含大量煤渣,以及较多红烧土碎末、石块、砖块等,厚5~20厘米,为盐灶废弃后的堆积。该层下开口遗迹有Z1。

 

三、遗 迹

本次发掘清理遗迹主要有制盐厂房、盐井、盐灶、卤水池、其他池类、卤水坑、黄泥坑、输卤沟、排水沟等。

(一)制盐厂房

1座(F1)。位于后灶河北岸,坐东北朝西南,依地势而建,东北高西南低。厂房整体保存较差,残存墙基和柱础,已揭露出南、北、东三面墙基,西面墙基被压于现代民房之下,未做清理。厂房平面呈长方形,已发掘部分东西长约82.3米、南北宽约27.9米,面积约2,300平方米。墙基由石块和条石垒砌而成,以三合土填缝,残长约35~82、宽18、存高0.2~1米。石块均为石灰岩,形制尺寸不一,取材自本地山区。厂房可分为7间长方形灶房,南北长约27.9米、东西宽约10.5米,面积约200平方米,每个灶房内有1座盐灶,周围还附设卤水池、黄泥坑、水沟等盐业生产设施。除了4、5号灶房外,两个灶房共用一排柱础,每个灶房东西两侧各有4个柱础,柱础东西间隔约10.5米,南北间隔约4.8米。柱础平面为方形,长1.25、宽0.95米,以水泥砌成,柱础之上的砖柱现已无存,其上原搭盖有顶棚。制盐厂房修筑围墙以形成独立的生产单元,厂房前方修筑堤坝,以备防洪之需(图2,图3)。

(二)盐井

1口(J1)。盐井位于后灶河南岸,与制盐厂房隔河相望。盐井为小口深井,井圈为方形,井口呈圆形,直径约0.2米,深度不详。盐井前有一方形储卤池,壁面由水泥涂抹而成,长2.4、宽2.2、深2.24米。盐井及储卤池内填土为大量生活及建筑垃圾,出土有瓷壶和木瓢等遗物。盐井之上建有砖砌房屋,顶部已朽塌,其余部分保存较好。据《彭水盐业部门志》记载,该井名为郁二井,由四川省地质局107地质队承钻,1979年1月开钻,当年9月投产,深度653米,日产卤水650立方米,卤水浓度4.2波美度[1](图版1,图版2)。

 

图版2 郁二井(J1)及储卤池(由南往北摄)

 

(三)盐灶

共7座。位于灶房中央,均为东北—西南向,分布集中,面朝后灶河一字排开,密集有序。这批盐灶的形制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塔炉灶。

盐灶平面呈长条形,整体用石块垒砌出灶壁,以黄泥填缝,由下洞[2]、火膛、火道、烟道和塔炉组成,属于单塔双火道的塔炉灶。

下洞平面略呈八字形,部分下洞中部有长条形石砌隔墙,上部多被破坏。从保存较好的Z1来看,下洞两壁用石块垒砌,上部为水泥砌筑的操作平台,平台下部用青砖砌起弧形拱券,形成了上下两层的操作空间,上层和煤、铲煤,下层出渣。据老盐工介绍,下洞上方原有滑车道,可将煤炭、黄泥等便捷地倾倒在上层平台上。

火膛位于下洞后方,平面为长条形,两壁以石块垒砌,并用黄泥填缝,经过火烧形成红烧土硬面,底部为石灰、煤渣等混合的硬面,正中有一道长条形石砌隔墙将火膛分为东西两条,隔墙前端用砖砌筑成拐形凹槽,斜对灶门,经老盐工确认是放置鼓风机的位置。与火膛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顶部砂石经火长期烘烤呈暗红色。

火道地势稍高,平面呈长条形,两壁及底部用黄土垒砌而成,经过长时间烘烤形成很厚的红烧土硬面,硬面两侧垒砌石块作为灶壁,一道长条形红烧土墙从正中将火道分隔为东西两条。部分火道两侧存留有长方形土砖,用以吸收卤水中的盐分。

烟道位于火道尾部,平面呈窄长方形,底部及顶部抬升为圆弧状,热烟由此进入塔炉。此处存有大片白色结晶体,表面坚硬如石。据老盐工介绍,这些是熬盐时沉淀在锅底的各类杂质被泼淋在其上所形成,被称为“盐锅巴”。

塔炉与烟道相连,平面呈长方形,现仅存塔底,底部涂抹水泥及黄黏土,用于防渗,四壁用石块和青砖垒砌,后方为一圆形储卤池,储卤池上部以砖砌成,下方置一大木桶以盛浓卤水。据《彭水盐业部门志》记载,塔炉通高4米,犬牙交错式逐渐向上收缩,塔顶即烟囱,卤水从此流入,借助烟气的热量,不断蒸发水分,最后汇集于塔下储卤池中,卤水浓度就提高到5~6波美度[3](图版3)。

 

图版3 塔炉灶全景(由南往北摄)

 

Z1,通长22.85、宽5.05~6.5、深1.15~3.1米。方向208°,灶底倾斜度7.5°。

下洞保存较好,上层水泥平台通长7.24、宽5.05~5.52米;下层砖砌拱券通长7.24、宽4.46、高1.3~2.1米,拱券下未见隔墙。

火膛位于下洞后方,正中石砌隔墙长2.4、宽1.17、高1.6~1.78米,两侧火膛长3~3.24、宽1.2~1.54、深1.5米,底部为煤渣硬面。隔墙前端为放置鼓风机的两道拐形凹槽,西侧凹槽长1.2、宽0.36米,东侧凹槽长0.6、宽0.36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高1.7米。

火道正中红烧土隔墙局部无存,残长5.2、宽1.2、高0.85~0.95米,两侧火道长7.4、宽0.9~1.2、深0.75~1米,西侧火道坍塌严重,两壁和底部不甚规整,两壁、底均为暗红色烧土硬面,壁厚1.25~1.6米,底厚0.2~0.78米。火道东壁垒砌有多块红烧土砖,土砖长0.4~0.45、宽0.25~0.35、厚0.15米。

烟道长0.9~1.1、宽0.7、高0.55米。

塔炉位于灶尾,长5、宽3.1米,仅存塔底,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涂成,其上再抹一层黄黏土。

盐灶内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第2层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并夹杂较多方形石块和少量圆形石块(图4,图版4)

 

图4 Z1 平、剖视图

 

 

图版4 Z1下洞(由南往北摄)

 

Z2,通长23.2、宽4.8~6.03、深0.3~2.5米。方向205°,灶底倾斜度7°。

下洞仅东端一角存有砖砌拱券和水泥面,未见隔墙,通长6.01、宽4.15~5.1、高1~2.2米。

火膛正中石砌隔墙长2.4、宽1.1、高1~1.25米,两侧火膛长3.96~4.21、宽1.25~1.42、深1.2米,东壁有一堵红烧土墙,高1.2米,火膛底部为石灰水泥硬面。隔墙前端是放置鼓风机的两道拐形凹槽,西侧凹槽长1.5、宽0.5米,东侧凹槽长0.7、宽0.45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高1.2米。

火道破坏较为严重,中部红烧土隔墙呈台状隆起,残长1.61、宽1.42、高1.12~1.35米,两壁红烧土硬面及中部隔墙大部无存,底部也没有明显硬面,唯尾部保存稍好,火道及隔墙通长7.7、宽4.5~5.02、深0.3~0.86米,推测红烧土硬面原应是从火膛前部缓步抬升至火道后端。火道尾部东侧灶壁有一方形砖池,长1、宽0.75、深0.35米。

烟道两侧红烧土保存较好,表面坚硬,底部铺垫一层水泥及碎混凝土,长1.1~1.2、宽0.6~0.8、高0.5~0.86米。

塔炉位于烟道后方,残长5.45、宽3.5~4.9米,仅存塔底,底部涂抹一层凹凸不平的水泥混凝土。塔后圆形储卤池上方砖砌部分直径1、深0.35米,前部有宽0.3米的缺口。下方木桶直径0.8、深0.6米,外侧涂抹水泥混凝土,木桶上部有塑料管道连接至塔炉西侧,管道直径13、厚0.5厘米,通向储卤池一侧地势稍低,应是用于汇聚和储存浓缩后的卤水。

盐灶内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第2层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其中下洞和火膛内出土有数块圆饼状石块,部分被烧红。据老盐工所说,这些石饼乃是放置在火道内用于支撑盐锅底部的垫锅石(图5,图版5)。

图片

图5  Z2 平、剖视图

图片

图版5 Z2 塔炉后圆形卤水池(由南往北摄)

Z3,通长24、宽5~7.9、深1.3~2.9米。方向208°,灶底倾斜度7°。

下洞保存较差,东北角和中部隔墙仅存砖柱及砖砌拱券,石砌隔墙将下洞分为东西两道,隔墙长5.2、宽0.43、高1.5米,分别对应后方两条火膛,下洞长5~5.7、宽2~2.07、高1.6米,前侧底部留有一块煤灰硬面。

火膛正中石砌隔墙长2.65、宽1.12~1.25、高1.55米,两侧火膛长3.88~4.34、宽1.23~1.38、深2.15~2.25米,底部为石灰水泥及煤渣混合的灰黑色硬面。隔墙前端有两道放置鼓风机的砖砌拐形凹槽,西侧凹槽长1.1、宽0.4米,东侧凹槽长1.24、宽0.45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高1.5米。

火道依坡势抬升,北侧的红烧土隔墙保存较好,残长5、宽1.36、高0.85~0.95米,两侧火道长7.5、宽1.05~1.65、深0.54~0.73米,两壁、底部均为长期经高温烘烤后形成的暗红色烧土硬面,壁厚0.65~0.8米,底厚0.47~1.5米。火道东壁顶部垒砌有一排土砖,长0.36~0.42、宽0.28~0.32、厚0.16~0.21米。火道尾部东侧灶壁有一方形砖池,底部铺垫一层石灰硬面,长1、宽0.45、深0.1米。

烟道位于火道尾部,长0.87~1.15、宽0.6、高0.52米。

烟道后接塔炉,长6、宽3.6~5米,仅存塔底,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抹平,其上再涂抹一层黄黏土。塔炉后圆形储卤池上方砖砌部分直径1、深0.4米,前部有一宽0.55米的缺口。下方木桶直径0.8、深1米,外侧涂抹水泥混凝土,木桶上部有圆孔,原应放置塑料管道以连接塔炉。

盐灶内填土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含较多煤渣及石块(图6,图版6)。

图片

图6 Z3 平、剖视图

图片

图版6 Z3 火道东壁垒砌土砖(由东北往西南摄)

Z4,经过二次利用,后方火道已无存,现存下洞、火膛两部分。前部下洞及火膛东侧改为水沟(G5),火道改成卤水池(C1、C8)、黄泥坑(H3)等设施。通长15.7、宽6~7.2、深0.7~2.9米。方向208°,灶底倾斜度7°。

下洞未见隔墙,西壁石块坍塌严重,东侧被改作石砌水沟,底部为石灰混凝土、红烧土及煤渣混合的硬面,通长5~5.8、宽5.2、高1.55米。

火膛正中有一长条形石砌隔墙,长4、宽1.4、高1.5米,两侧火膛长4.1、宽1.3~1.35、深1.68米。东侧的石砌水沟(G5)用石块封顶、黄泥涂缝。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高1.5米。

砂石墙之上的火道改作卤水池(C8),平面近长方形,四周以青砖砌成,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其上再抹一层黄黏土。

盐灶填土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并夹杂有较多石块,出土少量铁制工具(图7)。

图片

图7 Z4 平、剖视图

Z5,通长24.6、宽3.9~7、深0.73~2米。方向210°,灶底倾斜度6°。

下洞保存较差,东北、西北角各存有一砖柱,未见隔墙,洞底为石灰、水泥及煤灰的混合硬面,通长4.95、宽4.56、高1.45米。

火膛正中有一长条形石砌隔墙,长3.32、宽1.19、高1.6米,底部为石灰、煤渣等混合的灰黑色硬面,两侧火膛长3.88~4.34、宽1.23~1.38、深2.15~2.25米。隔墙前端有两道放置鼓风机的砖砌拐形凹槽,西侧凹槽长1.1、宽0.4米,东侧凹槽长1.24、宽0.45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一堵耐火砂石墙,高1.38米。

火道依坡势抬升,正中红烧土隔墙的北部保存较好,残长5、宽1.36、高0.85~0.95米,两侧火道长8.5、宽1.05~1.65、深0.54~0.73米,中部塌陷严重,灶壁、底均为长期经高温烘烤后形成的暗红色烧土硬面,坑壁厚0.5~0.8米,坑底厚0.45~1.1米。东火道两端及尾部顶部各垒砌有一排土砖,长0.32~0.55、宽0.25~0.28、厚0.13~0.2米。

烟道位于火道尾部,长0.5~0.6、宽0.25、高0.55米。

烟道后接塔炉,长4.5、宽4.4米,仅存塔底,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抹平,其上再涂一层黄黏土。塔炉后圆形储卤池上部以砖砌成,直径1、深0.25米,前面有一缺口通向塔炉。下部置圆形木桶,直径0.8、深1米,现已无存,桶外涂抹一层水泥混凝土。火道尾部东侧灶壁有一砖砌方形卤水池,底部铺垫一层石灰硬面,长1、宽0.55、深0.4米。灶后为储卤、输卤设施(C7、G3)。

盐灶填土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并夹杂有较多碎砖块、石块等(图8)。

图片

图8 Z5 平、剖视图

Z6,通长21.8、宽4.55~7.8、深1.13~2.25米。方向210°,灶底倾斜度6°。

下洞保存稍好,结构与Z1略不同,上层水泥平台仅存前部,残长1.4~2.64、宽4.85米;下层有一堵隔墙将下洞分为东西两道,其上各修筑一道砖砌拱券,前部石砌隔墙稍窄,后部砖砌隔墙稍宽,中部用水泥顶梁连接前后隔墙,以连通两侧下洞,隔墙长3.15、宽0.4~1.62、高1.6米。后部隔墙下方开一圆洞,斜向通西侧火膛,以便放置鼓风机,洞底为煤灰硬面,下洞长3.83~4.45、宽1.6~1.95、高1.5~1.9米。

火膛正中有一长条形石砌隔墙,长4.85、宽1.3、高1.35米,底部为水泥、煤渣等混合的灰黑色硬面,两侧火膛长3.1~3.5、宽1.25~1.3、深2.15~2.7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耐火砂石墙,高1米。

火道依坡势抬升,正中红烧土隔墙的北部及中部保存较好,残长7.45、宽1.07~1.18、高2米,两侧火道长8.65~9、宽1.1~1.5、深0.45米,壁、底均为长期经高温烘烤后形成的暗红色烧土硬面,壁厚0.5~0.8米,坑底厚1.55~2米,后方底部涂抹一层黄黏土。西侧火道前端垒砌有一排土砖,长0.25~0.5、宽0.25~0.3、厚0.14~0.2米。

烟道保存较差,长1.2、宽0.45、高0.2米。

烟道后接塔炉,长4.4、宽4米,周壁以砖砌而成,存高1.1米,底部用水泥混凝土抹平,其上再涂一层黄黏土。塔后圆形储卤池上方砖砌部分直径0.9、深0.1米,前方有一缺口通向塔炉。砖下置圆形木桶,直径0.8、深1米,现已无存,桶外涂抹一层水泥混凝土。火道尾部东侧灶壁有一方形砖池,底部铺垫一层水泥,长1.5、宽0.7、深0.35米。灶后为输卤设施(G3)及扰坑。

盐灶填土分两层,第1层为大量建筑及生活垃圾,第2层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夹杂有大量碎砖块、石块等(图9,图版7)。

图片

图9 Z6 平、剖视图

图片

图版7 Z6 鼓风机放置处(由东南往西北摄)

Z7 , 经 过 二 次 利 用 , 东 侧 被 改 作 水 沟(G2),尾部塔炉改作卤水池(C9),现存单下洞、单火膛、单火道及塔炉部分,通长21.9、残宽3.1~5、深1~2.1米,方向211°,灶底倾斜度6.5°。

下洞结构与Z6类似,东侧为水沟,东西壁有砖砌拱券底部残余,中部有一堵隔墙,隔墙前部石砌部分稍窄,后部砖砌隔墙稍宽,隔墙长4.15、宽0.45~1.65、高1.3米,后部隔墙下方开一圆洞,斜向通西侧火膛,以便放置鼓风机,洞底为煤灰硬面,下洞长4.4、宽1.8、高1.3米。

火膛东侧为水沟,正中有一长条形石砌隔墙,长3.25、宽1.1、高1.25米,底部为煤灰硬面,火膛长3.25、宽1.4、深1.25米。火膛与火道连接处垒砌耐火砂石墙,高1.1米。

火道依坡势抬升,未见隔墙,东侧为水沟,火道长6.2、宽2.7、深1.15米,底部破坏严重,仅存基岩,两壁红烧土硬面保存稍好,厚1米。烟道已被完全破坏。火道尾部两侧灶壁各有一方形砖池,底部铺垫一层水泥,长1.6、宽0.85、深0.3米。

塔炉位于灶尾,被水沟(G2)及卤水池(C9)叠压打破,水沟用石块封顶、黄泥涂缝;卤水池(C9)四周以青砖砌成,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塔炉残长3、残宽1.7米,周壁以砖砌而成,前侧有一道砖墙与火道隔开,底部涂抹一层黄黏土。塔后圆形木桶保存完好,直径0.9、深0.73米,木桶上部有塑料管道连接至灶后的输卤设施(G3),管道直径10、厚0.5厘米,长1.6米。

盐灶内填土为大量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出土有数块圆饼状石块及铁制工具(图10)。

图片

图10 Z7 平、剖视图

(四)卤水池

6座。平面呈长方形或四边形,四壁用青砖或石块砌成,以黄黏土填缝,底部涂抹一层水泥,用于防渗。根据卤水池的形制结构差异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大型单池,位于制盐厂房外,共2座。周壁用石块垒砌而成,以水泥填缝,底部涂抹有水泥混凝土,未对其进行发掘。据老盐工介绍,厂房北侧和东侧的卤水池分别是用于储存加工后高浓度卤水的浓卤池(C11)以及未经过加工低浓度卤水的原卤池(C12)。

浓卤池(C11)平面呈四边形,长11~13.5、宽8.1~13.5、深3.6米。周壁以规整的条石块砌成,底部涂抹15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池子北壁有三处凸墙,底部有一根塑料管连通至池外(图版8)。

图片

图版8 厂房北侧的浓卤池(由南往北摄)

原卤池(C12)平面呈长方形,尺寸不详。周壁以规整的条石块砌成,其上涂抹有水泥混凝土,底部有四道砖砌弧形拱券(图版9)。

图片

图版9 厂房东侧的原卤池(由南往北摄)

第二类为长方形双池,由相连的两个池子组成,地势一高一低,均是利用原先盐灶的火道和塔炉位置改建而成,与临近的水沟连通,为后来修建的制卤设施,其中C1、C8为一组,C2、C9构成另一组,共4座。

C1、C8位于Z4的火道及塔炉位置,打破Z4和H3,构成一组双池,两者以石墙相隔。C8位置靠南,前部已破坏,平面近长方形,长3~3.6、残宽2.8、残深0.1米,四周以青砖砌成,仅存一层,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其上再抹一层黄黏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北侧正中留一窄口,以连接塑料管及铁管,再通过管道顺势流入后方C1。填土为红烧土夹杂少量煤渣。C1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分南、北两个卤水处理设施。北侧为圆形卤水池,地势稍高,直径3.5、深0.8米,两壁残留砖砌痕迹,底部涂抹石灰混凝土,北与输卤沟G3连接,南部有一东西向铁管。南侧卤水池呈长方形,地势稍低,长4.7、宽3.3、深0.8米,四周以青砖砌成,西壁保存稍好,底部存有较多砖块、凹槽,功能不详,局部底面涂抹一层石灰混凝土及黄黏土。南壁上方通过管道与C1连接,下方则与G4相通。南部还置有一个圆形木桶,直径0.9、深1.1米,木桶上方有一塑料管与C1相连。填土中出土较多长方形土砖以及少量铁制工具等遗物。据地势高差推测,卤水首先通过输卤沟G3汇入C1的圆形卤池或人工倒入最南侧的C8,再通过管道流入C1的方形卤池(图11,图版10)。

图片

图11 C1、C8 平、剖视图

图片

图版10 C1、C8 组合情况(由北向南摄)

(五)其他池类

6座(C3—C7、C10)。系长方形小型单池,位于盐灶火膛、火道及塔炉的东西两侧,功能不详。四壁用青砖或石块砌成,以黄黏土填缝,底部涂抹一层水泥混凝土。下面以C4为例进行介绍。

C4位于Z3火膛东侧的柱础之间。长方形,长2.6、宽2、存深0.15米。仅存池底,西壁保留青砖2层,底部涂抹水泥。池底由西南向东北地势逐渐降低,东北角有一直径8厘米的圆孔通向池外。填土为灰色煤炭渣及红烧土,土质疏松(图12,图版11)。

图片

图12 C4 平、剖视图

图片

图版11 C4 附视图

(六)卤水坑

3座(H1、H3、H4)。位于盐灶头尾两端,平面呈圆形,周壁涂抹黄黏土,其内壁和底部有木板箍痕,原应放置有木桶,以储存卤水。

H1位于Z2下洞前部,被Z2打破。直径2.2、残深1.1米。周壁涂抹黄黏土,壁面可见上下4道木板箍痕。填土为大量红烧土与煤炭渣的混合物及鹅卵石(图版12)。

图片

图版12 卤水坑 H1(由南向北摄)

H3位于Z4尾部,东南角被C1打破。直径2.7、深2.08米。周壁涂抹10厘米厚的黄黏土,壁面可见上下6道木板箍痕,卤水坑坑口外涂抹一层水泥或黄黏土。填土为红烧土与煤炭渣的混合物及大量页岩石片(图版13)。

图片

图版13 卤水坑 H3 俯视图

H4位于Z7东部,直径1.1、残深1米。周壁涂抹黄黏土,坑内放置一圆形木桶,壁面和底部铺贴有木板。填土为大量红烧土与煤炭渣的混合物(图版14)。

图片

图版14 卤水坑 H4(由北向南摄)

(七)黄泥坑

1座(H2)。位于Z2和Z3下洞之间的隔墙中部,平面呈椭圆形,南北短径2.4、东西长径2.6、深0.25~0.5米。坑周围堆积较多石块及砖块,局部壁面及底部涂抹有黄黏土,余下部位则为煤灰硬面。填土为黄黏土夹杂小石子,底部还发现有较多面煤,该坑可能是用于和煤、拌煤的黄泥坑(图13)。

图片

图13 H2 平、剖视图

(八)输卤沟

1条(G3)。位于Z4—Z7塔炉后部,并通向遗址东部的卤水池,平面呈长条形,地势自东向西逐渐降低,通长34.1、宽1.1、深0.7~1.5米。沟底及两壁涂抹黄黏土防渗漏。沟内中部铺设木质圆形管道,头大尾小,内部中空,每条长2.5~3、直径0.25米,两两套接,套接处用木钉榫卯相连,木管用沙树树干制作而成,其表面包裹有石灰等混合物。沟底或沟壁间隔约0.5米,即设两个对称圆形柱洞,直径15~20、深30~50厘米,存有35组柱洞。通常两组柱洞即铺设有一条砖块,连接沟槽南北两壁,推测原来其上可能铺设木板,下部作为暗渠输送卤水至各个卤水池及塔炉,上方作为通道以供人员、物品的通行。填土为较多的红烧土和煤渣(图14,图版15)

图片

图片

图14 G3 平、剖视图(请横屏查看)

图片

图版15 输卤沟 G3 中部木管铺设场景(自东往西摄)

(九)排水沟

4条(G1、G2、G4、G5)。位于盐灶东侧,南北走向,地势由北向南降低,平面呈长条形,四壁用青砖或石块砌成,以黄黏土填缝,底部涂抹一层水泥混凝土,用于防渗,部分顶部有石盖板,底部残留有白色结晶物。填土为较多的红烧土和煤渣。

G2位于G3东侧,Z7内部东侧,由Z7下洞、火膛、火道及塔炉的东半部分改建而成。G3自厂房北墙流入,从下洞前方的石坎通出,通长23.7、宽0.7~0.75、深0.8~1.95米。G2自北向南可分为三段,北段位于灶后,由发掘区外汇入,与厂房北墙交汇位置修筑砖砌拱券;中段位于Z7塔炉位置,从C9底部穿过,形成暗渠;南段位于Z7火道、火膛及下洞处,北端顶部用石板盖顶。沟周壁以青砖砌成,再涂抹水泥。

G4位于G3西侧,Z4内部东侧,由Z4下洞、火膛、火道的东半部分改建而成。G3自C1前部方形卤水池流入,从下洞前方的石坎通出,通长14.1、宽0.5、深0.6米。G2自北向南可分为两段,北段位于Z7火道位置,由发掘区外汇入,从C8底部穿过,形成暗渠;南段位于Z7火膛及下洞处,北端顶部用石板盖顶。沟周壁以石块砌成,再涂抹水泥。

四、遗 物

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瓷器、铁器、石器、木器等。以生活用具为主,也有少量工具。陶器有擂钵等;瓷器以青花为主,有碗、壶等;铁器数量较多,有板、凿、管头、环等;石器为垫锅石;木器有瓢等。

(一)瓷器

碗,4件。均为青花瓷碗。标本T0303③∶1,灰白胎,内外施青灰釉,釉不及底。敛口,圆唇,弧腹较深,圈足。器表绘花草纹,器底有“徐光厚买的饭罗”及“1960年元旦”繁体字样。口径18.4、底径9.4、高10.6厘米(图15之2)。标本T0404①∶1,白胎,内外施青灰釉,釉不及底。敞口,方唇,斜腹较浅,圈足。器表绘花草纹。口径6.1、底径3、高2.6厘米(图15之5)。

壶,1件。标本J1∶1,灰白胎,内外施青白釉,釉不及底。盘口,方唇,矮颈,鼓腹,圈足,上腹部贴有宽把耳及壶嘴。口径4.6、底径5.6、高9.6厘米(图15之1)。

(二)铁器

板,3件。标本Z7∶4,长方形,板底扁平,上部中空,正中有方形銎孔,两端边缘竖直隆起。长13、宽9、高6、厚0.8~2厘米(图15之4)。标本C1∶3,长方形,板底扁平,上部中空,两端隆起。长13、宽12、高2~4.4、厚1.3厘米(图15之7)。

凿,1件。标本Z4∶1,长条形,椭圆柱体。残长22、直径1~2、厚3厘米(图15之3)。

管头,1件。标本C1∶2,圆柱状,上宽下窄,上部呈齿状,内部中空。直径8~9、长6.6、厚0.4厘米(图15之6)。

(三)石器

垫锅石,数量较多。标本Z7∶7,红褐色砂石,圆饼状,四周有凿痕。直径22、厚9厘米(图15之8)。

(四)木器

木瓢,1件。标本J1∶2,瓢底圆形,留有树轮痕迹,把手长条形。通长38、宽21、厚1厘米(图15之9)。

图片

图15 郁山盐厂遗址出土遗物

1.瓷壶(J1∶1)2.瓷碗(T0303③∶1)3.铁凿(Z4∶1)4.铁板(Z7∶4)5.瓷碗(T0404①∶1)6.铁管头(C1∶2)7.铁板(C1∶3)8.垫锅石(Z7∶7)9.木瓢(J1∶2)

五、结 语

(一)盐厂的历史沿革

郁山盐厂前身为民国时期的观兴盐灶,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观兴盐灶。1953年更名为“地方国营彭水观兴盐厂”,同年4月,郁山盐厂厂务所积极从云阳、巫溪等县引进先进制盐工艺,结合本地具体情况逐渐改变过去的“泼炉印灶”制盐工艺,代之以“塔炉灶”制盐工艺,盐质有较大提高,成本也有所下降。1954年正式改组为“彭水地方国营郁山盐厂”,并先后修建塔炉灶10座。之后郁山盐厂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产量得到较大的提高,成为重庆地区重要的盐产地之一。在遗址东部发现经改建的输卤、制卤等相关设施,即是盐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的证据。

1976年郁山盐厂修建1座真空制盐车间,1978年建成投产,年产能5,000吨以上。从此,郁山盐厂制盐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向着现代科技生产水平迈进。1982年由于特大洪水冲毁了盐厂大部分生产设施,终因产盐成本高,恢复难度大,盐厂于1984年停办,其后逐年荒废[4]。本次发掘揭露出来的厂房及遗迹应当就是盐厂废弃前传统塔炉灶的生产设施,年代为20世纪70—80年代。

(二)制盐工艺

1.制盐炉灶的复原

塔炉灶系抗战时期,由内迁的黄海化工研究社等改造川北楼灶而成,并采用国外的平锅制盐、枝条架浓卤法等[5],大大提高了制盐效率,这种盐灶一直延续至20世纪末,也成为工业化真空制盐之前的手工制盐阶段盐灶的最后发展形态。

结合文献、口述史及考古发现的遗迹,对郁山盐厂遗址的盐灶进行复原。盐灶是在用耐火砂石块修筑灶基的基础上,用土砖垒砌灶体,中间隔成两条火道,其前部有两个火膛,火膛上部架设铁炉条,并将火膛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有火门,在下洞顶部的操作平台上将煤炭投入火门内的炉条上燃烧,火膛的余火通入火道内,燃尽的渣滓会从炉条缝隙间落入出渣坑,然后从下洞中运送出来,并倾倒于后灶河中。每行在火膛上方安装2口长方形大平底锅,接着在火道上方安装3口较小的平底锅。火道尾部留烟道,烟火从烟道进入火道后的塔炉内。塔炉用石料作基础,基表以火砖加三合泥做成池形,四周用火砖砌墙,并逐渐收缩。塔底部砌有孔砖柱,置铁条若干,再以砖或渣石作填充物,采用犬牙交错式一行行卡在铁条上,第二层仍以火砖等作直线形卡在第一层填充物上,但与第一层作45度斜角。如此循环卡砖8~9层,最上层仍以犬牙交错式卡紧(图16)。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 16 郁山盐厂遗址塔炉灶复原图

2.制盐工艺流程

① 输送卤水至原卤池

郁山盐厂遗址所在的后灶河分布有较多的盐井,如鸡鸣井、新正井、歧井、皮袋井、郁一井、郁二井等。在盐井和郁山盐厂之间的后灶河段也发现一些输卤笕道的柱洞,当时应是采用竹笕或其他形式的管道将各盐井的卤水输送至郁山盐厂的原卤池内储存,这座原卤池即位于制盐厂房的东侧。

② 第一次浓卤:枝条架浓卤

由于郁山地区的卤水浓度非常低,需要进行多次浓缩卤水的处理,才能满足制盐所需浓度。原卤池上方建有枝条架,枝条架系在人字形的木架两面,挂上厚厚的竹枝条,顶上置水槽,沿槽壁按一定间距开凿小孔,将原卤池内的卤水引入水槽内,并喷淋到竹枝上。在卤水滴落的过程中,利用风力和日光蒸发水分、浓缩卤水,浓缩后的卤水会被收集至枝条架下方的卤槽内。

③ 第二次浓卤:塔炉浓卤

经枝条架浓缩后的卤水会被输送至各盐灶的塔炉顶部,将留有较多缺口的小木笕安放到塔炉内的填充物上,卤水流入小木笕上,又从各个缺口流到各层的填充物上。填充物经烟火炙烤,温度很高,利用填充物的高温,蒸发水分,浓缩后的卤水流入塔后部的木桶内,并经由管道输送至制盐厂房北侧的浓卤池内储存。

④ 第三次浓卤:吸收土砖内的盐分

当炉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盐工便将原卤池内的卤水浇淋到垒砌灶壁的土砖上。卤水慢慢渗入土砖的过程中,炉内高温会使水分蒸发,而盐分就留在土砖内外。饱含盐分的土砖被取出后,会被加工锤细成小碎块,并倒入大木桶内,将浓卤池内的卤水浇淋到盐砖碎块上,卤水吸收盐土内的盐分,使浓度进一步提高,并放入下一较矮的木桶内,继续浸泡、吸卤,其下方仍有多个木桶,经几次提浓后,形成最后入锅的高浓卤水(图17)。从本次发掘情况来看,C1和C8、C2和C9这两组设施可能具备此类浓卤功能。

⑤ 输送高浓卤水至盐锅熬煮成盐

制成的浓卤被转入灶上的盐锅内熬煮,首先将浓卤送到火道上方的小平锅(预热锅)内继续提高浓度,直至近结晶时,将高浓卤水舀入过滤桶内,去除杂质,最后将过滤好的高浓卤水舀入火膛上方的大平锅(结晶锅)内熬煮成盐(图18)。

图片

图17 郁山盐厂遗址第三次提浓示意图

图片

图18 郁山盐厂制盐工艺流程图

①输送卤水至原卤池 ②第一次浓卤:枝条架浓卤 ③第二次浓卤:塔炉浓卤

④第三次浓卤:吸收土砖内的盐分 ⑤输送高浓卤水至盐锅熬煮成盐

(三)重要意义

第一,郁山盐厂遗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郁山盐厂遗址的盐灶是目前川渝地区发现的结构最清晰、规模最大的盐灶群,是中国盐业历史的重要见证。

第二,郁山盐厂遗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郁山盐厂遗址的发掘完整地揭露出郁山盐厂的生产空间,展示了以盐灶为中心的生产布局结构,揭示了郁山近现代制盐工艺的流程,为研究中国盐业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第三,郁山盐厂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郁山盐厂遗址是近现代中国井盐技术发展的缩影,反映了从传统的“泼卤印灶”到塔炉灶,再走向真空制盐的技术发展脉络,对建立和完善中国井盐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郁山盐厂遗址具有重要的展示利用价值。郁山盐厂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保存较好、各类生产要素保存齐全的盐业遗址,具有非常好的展示效果,并且周围厂房、办公区域及其他相关附属建筑保存也相对较好,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处具有重要的历史、技术、社会及科学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对郁山盐业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对于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渝东盐业史志辑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459.

[2] 下洞是盐灶的通风口和出煤口,《云阳县盐业志》称之为“下硐”,当地老盐工口述为“下洞”。

[3]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渝东盐业史志辑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466.

[4]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渝东盐业史志辑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425-460.

[5] 刘嘉树,郭保国.川北制盐方法调查及改进报告[Z]//黄海化工汇报:盐专号.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1940:55-65.


附记:本次考古发掘的项目领队为白九江,参加考古发掘的工作人员有牛英彬、文华平、李潇,绘图由文华平、李潇完成,整理工作由牛英彬、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凯完成。

本文原刊登于《盐业史研究》2023 年 3 期,原标题为《重庆彭水郁山盐厂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本公众号略有删改。

 

图文:牛英彬 陈凯 白九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