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浅谈可移动文物的包装搬运 ——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周转库房文物搬迁为例
浅谈可移动文物的包装搬运 ——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周转库房文物搬迁为例
发布人:  2023-10-13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具有突出且不可再生的重要价值。因各种业务工作的需要,可移动文物的包装搬运一直以来都是文博业界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如何在这个流程中确保包装运输工作的安全性及效率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周转库房文物搬迁的工作实绩为例,浅谈可移动文物包装和运输工作的一些经验。

一、文物包装搬运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不仅在文物行业,包装搬运工作在很多行业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日常性的包装搬运一般即时进行,人员、对象等都有较大的随机性,工作量小对操作的要求一般不高,但也需要熟悉搬运的具体文物的特性,针对性进行操作。库房搬迁之类的项目性工作则需要精心准备,各种程序缺一不可,大致有搬运对象信息统计、材料工艺准备与培训、文物包装装箱、文物搬运运输、文物拆箱排架等步骤,各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托。随着材料与方法的进步,这项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2009年,由国家文物局提出,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9)组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单位编制了推荐性标准《文物运输包装规范(GB/T 23862-2009)》,给广大文物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比较科学的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文物单位大多是以经验与直观感受为导向来做这项工作。相应的工作流程、包装材料、工作方法、过程控制、成果检验等各个方面也有所差别,但无论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好影响工作成效的各种因素。

其一,是所要搬运的文物本身的特质,历史上遗留下来或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不同材质、造型、尺寸、件套组合、保存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包装搬运工作的实施。其二,是工作主体的因素,即对具体工作人员的要求,不同的分工情况、工作经验、业务素质都有不同的要求,若是无经验还要进行培训才可上岗。其三,是对工作的具体安排,计划或方案需经过检验合理可行,涉及责任分工、物质保障、工作流程规范、可续安全的包装搬运方法、应对突发情况的机制等方面。此外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因素也有很大影响,时间方面,包装搬运工作的持续时间,包括整个工作工期长短要求、流程分期时间长短、运输时长以及具体工作时间点的影响,包括季节天气和突发情况影响等,都会影响到工作的成效;空间方面,工作场地的大小、环境、运输路径的长短和路况问题等也都是影响工作成效的因素。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孤立发生,而是相互联动共同发生作用,只有将各个因素及其内在联系都考虑到,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二、文物包装搬运工作的实施

文物包装搬运工作的具体实施要遵循一些原则。第一即安全性,文物资源不可再生,安全性原则是所有文物工作的第一原则和前提,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满足安全的要求。第二是科学性,是指工作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依据,建立在实践与实际的基础上,采用最合理、安全的材料和方法,符合相关的国际、国家标准与环保等要求。其三是效率性,任何工作都有效率的要求,也存在效率与质量的矛盾,规范化流程化是破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接下来的各个工作流程便有迹可循了。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正式工作之前,需要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作一定准备工作,日常的搬运工作只需简单的准备即可,人员可灵活安排,材料方法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均可简化。一些较大较集中的项目性工作就需要细化的准备,将各个工作流程都进行妥当的安排。

建立工作方案是准备工作的重要步骤,方案应当拟定工作的时间、空间、对象、方式等内容。时间方面可进行粗略安排,根据工作量估算各个环节工期,并注意留有灵活时间以应对一些超出预期的情况。空间方面需多角度考虑,如包装地点应安排在就近和可全程无死角监控的位置,运输路途综合长短、平稳性、安全控制等方面考量选择等。文物现状的信息统计是整个工作方案的基础,需要对所搬运文物的种类、造型、材质、保存现状等方面进行梳理,越详细越好。方式上需要以信息统计情况为基础,一是人员的安排,需要用工的数量、素质、用工方式以及分工设置,二是材料与操作方法的准备,需要提前准备足量的包装材料、紧固材料、包装箱、运输器具、安防消防装备等,并拟定文物包装、装箱、运输等各环节的操作准则,此外还需建立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方案完善并通过审批后便可以开始实际操作。

(二)文物包装

文物包装是文博行业的基础性工作,通常由从事文物业务管理的人员来完成,他们对文物的质地、器形和易损部位比较了解,具有长期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做起来得心应手。若是外包用工,则需要经过培训后才可上岗,文物管理员也应全程进行指导监督。

接触文物本体的包装材料需要起到机械防护和化学侵蚀防护两大作用。材料的化学性质应当稳定无挥发,接触后不会造成文物本身的污损,并能尽量隔绝温湿度、降尘、微生物、有害气体影响等;综合起来应选择无污染、柔软的包装材料,如干净的无纺布、气泡膜、珍珠棉、软质无酸纸等,文物标签与文物正确对应后再采取全包裹的方式包装。使用纸张材料的要充分揉措增大缓冲能力,文物上手时轻拿轻放,戴好防滑手套,双手托底或持稳固的部位操作,切忌单手拿取和提捏提梁、口沿、耳等部位。包装时还要注意对器物的边、沿、角和一些镂空、悬空等处的保护,应先将这些部位固定和填充好,再对整体进行固定包装,使之牢固。

图一 部分文物包装材料(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的包装要考虑到文物本身的特点,包括造型、材质、保存现状、珍贵程度等,不要抱有能以单一方法材料通用的想法,实际操作中应随机应变,寻求最合适的打包方法。从造型上来说,大多数中小件的文物并不需要用到特别的材料和包装,一般以软质材料包裹和填充即可,形态比较特别或易损的文物,可以进行定制包装,如在主体外有其他较长部位如把、流、腿等的可对该部位进行额外的包装捆扎、细长造型的文物可按其尺寸制作硬质下垫再进行软包装捆扎其上、整体造型不规则且脆弱的文物可以将整块珍珠棉旋挖出相应的凹槽再装入等等。大多数文物包装都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虫和防有害气体,但根据材质、保存状况的不同包装程度和部分材料也有所区别。大部分陶瓷和石质类文物性质比较稳定,通常用一般干净的软质纸张即可,有彩绘的器物则还需要使用无酸纸并注意避光;金属器中金器性质十分稳定,除了鎏金、镶金之类的复合器物外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银器易受有害气体水化合物的腐蚀,需用进行密封处理,在直接接触的包装外还可以在外层包裹可吸收空气中的硫化物的试纸,保存状况不好的青铜器和铁器包装要更加注意密封、脱氧和干燥防止病害扩大,可使用人工合成的无机材料如聚乙烯薄膜袋或用缓蚀剂处理过的软质纸张等,注意不能接触未经处理的酸性较强的木质材料。有机材质的文物,如纺织品、纸张、竹木漆器等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这类文物一般日常管理时便要做好覆膜、玻璃夹衬、封蜡、装裱等封护和保养措施,如未做此类封护则包装前需要先行消杀,使用聚乙烯自封袋之类的无机材料密封包装并注意避光和做好温湿度控制,操作时要在足以容纳文物展开状态的宽敞空间中进行,需要折叠时可用硬质塑料板衬起并在折叠处放入棒状缓冲物等。馆藏文物在日常管理时根据珍贵程度一般都做了区别养护,一般的考古标本考虑到效率成本问题对包装材料等要求不需太高,按一般准则操作即可,珍贵文物如有必要可一物一策,如定制专用囊匣等。一些修复年限较长又缺少养护的文物,操作时要更加小心,如有出现修补位脱落、粘接处失粘、甚至新裂损等情况的,可按件收集登记,妥善保管以待再次修复。

(三)文物装箱

文物包装之后便可依次放入运输箱内,运输箱通常定制标准的长方形箱体,箱体应当坚固耐用抗变形、可密封防潮防降尘、符合大多数文物的尺寸和承重、可稳定的互相堆码,另外视具体情况还可特制一些非标准的箱体。装箱时一般根据文物体量、重量、造型等情况,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造型质地上较脆弱的文物也应放于上层,造型互补的文物可互相卡位减少空隙,同时重心应当分散,使箱内各处受力尽量均匀。装箱时器物之间的空隙也应布设和填充缓冲材料以达到稳定状态,防止箱内文物过于挤压,做到松紧适宜;箱底及四周可用报纸、海绵等铺垫、填充、阻隔,装放的层次不宜过多,切忌装箱过空而又不加填充物或装太满用力压盖的现象。可拆卸的、成组套的文物分别包装后应放置在一起以便后期工作;较大件的文物可以先用软包材料捆扎,放之箱体内,再夹紧固定于箱中,箱内放置缓冲材料,若文物尺寸超出标准箱体则需要另定制外箱,基本思路不变。

包装装箱工作应分类进行,不同材质文物通常不一同装箱,为便于后期排架整理还可以按地域或项目分别装箱。部分受温湿度、空气洁净度影响较大,防霉防虫要求较高的文物,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箱内放置活性炭、脱氧剂、干燥剂、防虫防霉剂等,并在搬运过程中监测温湿度变化情况。在包装和装箱的同时,还要按照一定规则对装箱文物进行计件,并将计件、分类等信息贴于外箱体上作为封箱标记以便于后期核对,有条件的还可附照片信息。

(四)文物运输

装箱后的文物经过清点和安全检查之后便进入运输环节,运输与运输车辆的技术、安全要求可参考《文物运输包装规范(GB/T 23862-2009)》的相关章节。此外运输前还要做好估算单次运输箱数、进行运输路况摸底等工作,短距离搬移要求慢速平稳,工具可用板车、手推车等,长距离运输需要使用货车等交通工具的,要尽量减少挪动、装卸次数,最好能使用一种工具一次性运达目的地。文物包装箱堆码不宜过多,码好后用绳、网等材料将之固定到运输工具上,路途中要定期检查装箱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文物管理人员必须全程跟随,对运输人员进行监督与指导。

文物运输以文物安全稳定为导向,要避开恶劣天气,在熟悉路况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拥堵、颠簸,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消防应急设备等。运输机构必须选择正规、专业化的机构,人员也应当经过严格选择,路途中均应处于可联络状态。同时还须做好保密工作和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运输的路线、时间、地点的知情人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全程做到人不离物,物不离人。

(五)文物拆箱

运输到达目的地经过交接之后,便可以开始最后的拆箱工作,相应的文物管理员也要全程监督管理。拆箱操作的基本原则与包装装箱时基本一致,卸箱和搬移运输时有序平稳,保证道路无障碍和颠簸,在文物安置的地方提前准备好垫料、拆箱工具等。是否第一时间拆箱可视具体工作安排和情况而定,拆箱前需确认封箱时的信息标签与整个箱体完好无损,拆封盖之后取文物用力轻稳,一件一件取出,同时按照封箱时的信息签核对计件、完残情况等信息,确认实物信息与封箱时一致。拆包装时按照包装时的顺序,层层拆取,填充物从中间开始摘除,在拆最后一层包装和易损部位时要格外小心,若有纺织品等有机质地文物还需要在较高洁净度环境中操作。此外还要注意某些文物可能会因为年久失粘或颠簸等原因,脱落一些构件、碎块之类的夹在包装层内,所以拆取下来的包装层也要平整展开再检查一遍才可处理。

三、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周转库房文物搬迁工作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周转库房的馆藏可移动文物搬迁工作于2022年10月正式启动,至2023年1月圆满完成,除了中途因疫情封控等不可抗力暂停一段时间外,整个流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在此将基本情况复盘如下。

(一)前期准备工作

2022年9月,院内新建的考古标本库房正式投入使用,随即启动了原周转库房内的可移动文物的搬迁工作,由负责库房管理的文物保管研究所牵头。在此之前,保管所已经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提前一个月,即与后勤科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协调,大致确定了分工,并拟定初步方案报院内审议通过。

搬迁对象的信息统计是准备工作的核心,鉴于周转库房在库文物数量较多,且因布展、借展、移交等业务工作,数量常有变动,另有一些未入账和暂存的文物在库,所以本次信息统计主要以库房文物总登记账及历次进出库记录来估算非精确量,待包装装箱时再具体每箱计件,算得周转库房入库入账陶瓷类、金属类、石质其他类文物约一万二千多件/套、标本三千余件、暂存的陶瓷类标本四百余箱,绝大多数为中小件的考古标本和一般文物。

图二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周转库房文物情况

信息统计完成后,便可以进行材料、工具、方法、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了。材料方面准备了足量的报纸、珍珠棉、泡沫、海绵、无酸纸、多种规格的聚乙烯自封袋等包装材料及记号笔、封条、胶带等其他材料;工具方面文物装运箱以院内业务工作常用的文物框为主,其尺寸有两种,为长期业务工作定制,适应绝大多数文物,非集装搬运工具使用定制的文物推车,装箱文物的集装运输使用货车提高效率;方法和人员上,包装搬运工人使用劳务委托方式外包,保管所工作人员全程在场进行指导和监督,后勤科负责监控与安保工作,修复所对部分保存较差较脆弱的文物进行跟进处理,运输路线规划院内和院外两条路,分别进行非集装和集装式运输。

(二)包装装箱工作

由于具体操作由外包劳务进行,所以正式工作开始前,首先由文物管理员对工人进行了工作交底,并组织了培训。正式包装时根据文物的质地,按照陶瓷类、金属类和石质文物及其他类的顺序以出土地点为单位逐个库房进行包装整理和装箱。占绝大多数的陶瓷类文物,一般用珍珠棉纸或报纸等进行表面包装,按照原排架的单位分装,残片等标本按原本装袋方式以袋计件。金属器库房中的大多数器物已用无酸纸囊匣采取“一匣一器”的方式存放,无需额外进行包装,根据器物的出土地点和囊匣大小装箱,少数未存放于囊匣的器物,以无酸纸和珍珠棉进行包装和装箱。石质文物及其他类文物基本参照陶瓷器,以表面包装和缓冲物填充方法的进行。由于基本没有有机质地类的文物,绝大多数较珍贵的文物也已定制无酸纸囊匣,故包装时除了开启空调外未进行额外环境控制。

图三 周转库房文物包装

同一个地区/项目单位的文物包装完毕后即时装箱,装箱的同时根据空隙情况填充海绵、报纸等减震材料,并将出土地、计件、新旧分库房号等信息写好信息签贴于箱体上,为防信息签掉落还可以在箱内再放置一张,检查无误后封箱。体量较大无法装入文物框或无法封箱的文物,使用特制的文物推车装载,装好后也需要做好缓冲与固定措施。

图四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装箱、运输工具

(三)运输拆箱入库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装箱后的文物运输分阶段分路线进行,积累一定装箱数后,即集中进行一次的搬运工作,将已装箱和部分需要推车装载的文物搬运至新库房,根据事先规划的分库排架入库暂存。院内路线主要走无法装箱或封箱的文物,使用特制文物推车按规划的路线运输,院外路线仅绕院区约半周的距离,用以运输封箱的文物提高效率。文物在人工搬运的过程中由文物管理员跟随,搬运工人一人一车慢速平稳运输,做到不急不乱,路途上提前做好防颠簸措施;货车运输的封箱文物装车后用绳网等固定,并由后勤科安保人员随车看护,如遇紧急情况,及时处理,确保文物安全。新库房和周转库房各保证至少有一名专职清点的工作人员,周转库房清点人员在组织搬运工人装车时记录上车箱数或推车装载的文物数,新库房的清点人员负责对运到的文物数量进行核对并根据信息签上的地区信息和分库号安排入库。

图五 推车运输无法装箱封箱的文物

当一个分库房的任务完成后,需要再次仔细清理房间内的文物架和各种角落才可转移至下一个库房房间,包装过程产生的垃圾也需要多次检查清理才可丢弃,以免遗落文物。所有包装搬运工作完成之后,便进入最后的集中拆箱清点环节,使用特制文物推车运输的大件文物在运输时已经过清点,本环节只清点装箱的文物,依然由文物管理员带领工人拆封核对,操作空间要宽敞,首先检查箱体及信息签是否完好,之后开启封盖一件一件取出拆开包装,核对数量等信息,完成之后原位放回,同时对拆下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查清理以免遗落文物或标签,整个过程与包装装箱一样有条不紊进行。

本项工作耗时约两个月,因受2022年11月疫情封控和12月开放之初工作人员相继居家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工期有所延长,但在前期的科学准备、合理规划下,工作效率得到保证,搬迁工作圆满完成,全程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结语

文物的包装和运输是文博单位的基本工作,也是许多业务工作的基础保障,更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计划与准备、合格的人员素质、科学的材料和方法都是保证其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文物的类型和特质千差万别,工作条件也各不相同,本文无法一一给出具体做法,具体实践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展开。目前我国的文物包装和运输工作还处在以经验为主要导向的初步阶段,新的《文物运输包装规范》也正在修订,文物包装和运输的理论、方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新材料、技术的应用还有待加强,新时代的文博人还要不断在工作中进行总结、研究,以安全、科学、效率为导向,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图文:张振宇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