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铧头寨 荣威穹窿地貌寨堡寻迹
铧头寨 荣威穹窿地貌寨堡寻迹
发布人:  2023-11-21

荣县以北、威远县西南,一处核心区面积达900余平方公里的穹窿地质区,在本已神奇的蜀地之上独具风姿。

 

铧头寨俯视图

 

荣威穹窿地貌的典型特征,是众多顶平壁绝的方山台地,是众多如陨石撞击之迹的地窟天坑。这些拔地而起的桌状山冈,如一座座巍峨城堡,如一间间平顶篷房。它们看似无路可上的山顶,令人好奇且充满遐想。

自唐代以来,上至官府下及百姓,利用天造地设的荣威穹窿地貌,居高临下地修筑了易守难攻的众多寨堡。这些堪称古人辛劳与智慧结晶的寨堡,如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尚有近90座。

当地文史学者揣测是南宋山城防御体系中一环的威远县铧头寨,便地处荣威穹窿地貌区域。

 

铧头炮台有遗迹

 

铧头寨位于威远县庆卫镇庆安村境内,海拔约800米,因山体形似犁铧,古寨居于铧头之上而得名。

 

图片

铧头寨

 

距铧头寨还有半公里路程,我便在那条弯曲起伏的乡村公路上看到了它的全貌。它吸引路人的,不是那犁铧状的山形,而是半山腰一排镶嵌在绝壁上的石窟。乍看,像原始社会人类的穴居,细看,是用大条石砌成的房墙。这一排凌空的石墙长12米,正是《威远县文化志》记载的铧头寨正寨的寨墙。

 

铧头寨寨墙

 

我的向导是威远县的文史爱好者,他看到我有点兴奋的样子,用自豪的口吻说,荣威穹窿山地有史可考、有遗址可寻的近90座古寨里,唯有铧头寨还遗存着一座完整的炮台呢。他的一席话,令我兴致倍增。因为在四川境内的古城古寨里,尚存轮廓的古炮台已经很少见了。

 

图片

铧头寨古炮台

 

狭窄的乡村公路,傍铧头寨地势最高的铧头下的悬崖而过。我们将车停在崖下,沿着一条当地人上山打柴、放羊踩出来的山路,向铧头寨顶走去。

这条依稀可辨的山路,开始是在持续的陡坡上弯来拐去,当我从最后一个陡坡冒出头时,眼前的山路平缓且笔直了。左右一看,原来前方这一段既缓且直之路,恰似在鱼的脊背之上,路两侧,是如鱼腹般的十多米高的陡壁。

在这如同独木桥的小路尽头,似乎蹲伏着一头正在张口咆哮的灰黑色巨兽。走近方知,它便是位于铧头寨的铧头之处的寨门。

这道寨门的结构有点独特。它的下半部分,是利用固有的整块山石雕琢而成,上半部分则用长一米多、高与厚近半米的大条石垒砌。遗憾的是,门顶已不存。

伫立寨门前细看,可以辨识寨门左侧下半部分的石壁上,有一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人物石刻纹和如意结石刻纹,这应该是有官军曾经驻守的寓意。

过寨门行不到三十米,只见一座与垒砌寨门的大条石相当的石材修造的建筑物,屹立在铧头顶上。说它是一幢房屋,那大条石作为房墙似乎显得夸张;说它是一座碉楼,却又不见任何射击孔。向导告诉我,这就是那仅存的炮台。

 

铧头寨古炮台

 

我从炮台里面的一条坡道,登上了如今仍有三米多高的炮台。毫无疑问,炮台的位置是精心选定的,射界开阔,观测员或炮手有接近270度的视角,山下的动静一览无余。那一条坡道,可能是推动大炮迅速就位或紧急换位而修建,也可能是为了弹药输送的快捷和省力。

根据炮台的形制以及砖石风化程度,应该属于近代建筑。然而,当地文史学者提出一个看法:此处可能是以冷兵器为主的年代的抛石机阵地,后人利用这一处遗址修筑了炮台。

 

池壁石刻多信息

 

下炮台沿山梁继续前行,路旁有一口长方形水池,池口顺山顶岩体表面倾斜而北高南低。此水池面积一百多平方米,平均深度三米左右,在整块山石上掏凿而成。蓄水保命与取石筑寨,因此而一举两得。

我曾登上四川省内遗存的数十座南宋方山城堡,无论它们是临江屹立还是拔地而起,其山顶均有经年不渗不漏、四季不涸不竭的水池或水井。长年坚守城内的南宋军民,赋予这生命之源以动人的传说和美丽的名称。如运山城内的天生池、虎头城内的白鹤井、神臂城内的红、白菱池等。700多年过去了,这些神奇的水池和水井,至今不坍不塌、不壅不塞,仍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用水来源。然而,铧头寨的这一口水池,却以三面池壁上丰富多样的石刻,给人们带来惊喜。

 

铧头寨寨顶水池

 

这口水池高于水位线的三面池壁上,遗存的石刻内容可分为吉祥类、兵器类、人物纹、宗教类、动植物类、旗帜类。吉祥类石刻有飘带、毛笔、葫芦、如意结(中国结)等;兵器类石刻有长刀、长矛、棍、剑、弓箭;人物类石刻为一个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的坐姿人物;宗教类石刻有经塔、太极八卦图;动植物类石刻有鹿、羊、马、鸟、螃蟹、鱼、艺术三叠鱼、葫芦、瓜、花瓶及花卉;旗帜类石刻有三角形旗一面,上刻“天下太平”文字,有数字编号旗一面,上刻“十吾四”数字纹。此外,在经塔石刻图案上方,还有展现战斗状态的弓箭射奔马图纹。

池壁石刻中身着官服的坐姿人物,其官帽两侧有长长的帽翅,这是宋朝官帽的特性。所有的池壁石刻中,除了考古价值以外,最有诗情画意的是靠悬崖一侧池壁上的山水石刻。这幅石刻用简单的笔划,描绘了铧头寨西边的地貌环境:两山夹一江,江流如蛇行,山坡有树,江中有水,水中有鱼。

离开这如同小型石刻博物馆的水池,我走向位于寨南的铧尾。

就在我感觉地势越来越低、坡度越来越缓的时候,一段残存的寨墙恰到好处地横亘在前。这段寨墙本来应该是横贯 “铧尾”的,以阻挡敌军从地势较缓的“铧尾”向“铧头”的进攻。如今,这道寨墙只剩下这几十米长的一段,其余部分只剩墙基。

拨开掩映墙外采石场的浓密树枝,可见石壁上有大刀、牵马人物、小船等石刻遗迹,其雕刻手法和艺术风格,与寨顶池壁石刻相同。但是,它们和内容丰富、雕刻精美的寨顶池壁石刻相比,显得图案简单、刻划粗糙。有人据此推测,这些石刻只是同一批工匠、同一时期的即兴之作。

位于寨东半山腰绝壁上的正寨建筑,需从陡峭的山顶借助木梯而下才能到达。铧头寨内已无人定居,也就不可能找到相应的器具,我欲近距离观察正寨建筑的念头被迫打消。

 

图片

铧头寨绝壁上的建筑 李八中(摄影)

 

图片

铧头寨半山腰绝壁上的建筑

 

据曾经下攀到正寨的向导描述,正寨有寨门一座,石室五间(包括门厅、客厅和3间卧室),均在崖壁向内雕凿而成,另有储存食物的石窖一个、保障饮水的水池一口。要进入这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正寨,从下往上是与地面呈直角的崖壁,从上往下一旦抽梯则完全断路。因此,这当地人称的正寨,应该是当时为躲避匪患的临时居所,也非常时期下最后的紧急避难所。

 

铧头寨半山腰建筑内景(冷国文 摄影)

 

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从炮台遗迹、工程量巨大的水池,到水池池壁人物(官员)、兵器石刻,反映出铧头寨并非普通躲战乱的避难所,或许是一项政府行为所致的军事工程。

 

铧头寨水池池壁人物石刻

 

图片

铧头寨水池池壁兵器石刻

 

唐宋时期,威远县隶属荣州。荣州于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升为绍熙府。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蒙军攻蜀,端平三年(1236)绍熙府治迁鸿鹤镇(今自贡自流井鸿鹤坝),宝祐六年(1258年),蒙军将领纽璘破简州、资州,绍熙府亦破而废。

与铧头寨相邻的大老君山崖壁上,刻有《绍熙判府曹公老君山保守记》碑,是绍熙府军民抗蒙的记录,映证着在波澜壮阔的南宋四川抗蒙战争中,大老君山是南宋山城防御体系中州府一级的军事指挥中心。即便这里没有坚城高墙,没有发生惨烈的战事,但当年的绍熙府通判曹公,应该是亲自坐镇大老君山,以决死的气概,统领着辖区军民顽强抵抗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

与铧头寨相邻的荣县双古镇大刀寨,如今遗存的南寨门门楣上,可见阴刻的“友信”二字,其拱门刹尖石阴刻的“宝祐丁巳季冬吉日书”可辨,由此可断定大刀寨始建于如火如荼的宋元(蒙)战争时期。“中国晚清第一词人”荣县赵熙遗存寨内的崖刻《宋砦堡胥隶军籍》:“宝祐中,元兵乱蜀,各地据险筑隘。四年秋,战叙州,势偪荣。是砦,五年冬立”,描绘了大刀寨在战火中玉石俱焚的历史画卷。

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负责四川防务,筑钓鱼(合川)、神臂(合江)、青居(南充)、大获(苍溪)、云顶(金堂)、三龟九顶紫云(乐山)等城堡,依山为垒,据险设防。

于是有学者据此认为,绍熙府的防务是以老君山为重心,而修筑铧头寨、大刀寨做为老君山防务桥头堡,符合余玠治蜀防御战略部署。因此,铧头寨有可能修筑于淳祐四年(1244年)前后,其防务受老君山守军(绍熙府通判)指挥。

当然,要确认铧头寨的始筑年代,还需要对地面文物进行深入考察,对地下可能的遗存进行发掘,并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如果铧头寨的南宋山城防御体系内的身份得到确认,可能会产生良好的连锁反应:荣威穹窿地貌区域众多的类似寨堡中,或许有不少考古方面的新发现。

铧头寨虽历尽沧桑,但因地势险峻,又不在交通要道上,从而使遗址得以保存。无论铧头寨的始筑年代最终定论如何,凝结于其中是人类为生存而萌发的智慧,为和平而迸发的无比勇气,必将为后人所景仰。

图文:马恒健(署名除外)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