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枫香树下的长征路:一段不能忘却的长征记忆
枫香树下的长征路:一段不能忘却的长征记忆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03-26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位于重庆主城之南的渝黔交界地带,这里有个叫羊角村的地方,是过去的羊角场所在地。就在老乡场旁边有棵大枫香树,据说有500多年历史。这棵枫香树不仅见证了最早的村庄在它脚下生根发芽,更见证了八十多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重庆的重要历史。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后,部队开始休整,党中央决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虽然遵义已克,但北有川军、南有黔军、西有滇军、东有湘军,形势仍然非常紧张。为了保证遵义会议顺利召开,严防川军捣乱,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向北进攻娄山关,继而攻下桐梓城,并进一步派先头部队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和重庆綦江方向推进。1月15日,红一师二团抢先攻占军事要地綦江羊角,扼守川黔交界的重要关隘酒店垭,密切监视盘踞在川黔边境九盘子一带的川军和贵州盐防军。在尧龙山脉九龙山一带,红一师二团与刘湘二十一军模范师第三旅第八团第三营第一连相遇,双方发生激战,红军取得全胜。战斗间隙,红军战士在九龙山顶三官庙石碑上书写“打倒土豪劣绅”“工农红军万岁”等大幅标语。在綦江期间,红一师二团还击溃了贵州松坎盐防军,攻打了封建地主和团防盘踞的獐子岩,派出宣传队在羊角、观音桥、九盘子、鱼孔塘等地书写标语、散发宣传单,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

 

红一军团长征过綦江示意图

 

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后,为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军委制定《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红军兵分两路进发,一路即中央纵队从桐梓城向北翻越马陵岗进发赤水,一路即红一军团从松坎进驻綦江石壕,造成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川军兵力,然后迅速转向赤水。1月17-20日,红一军团大部队在松坎休整四天。21日早晨,红一军团直属队和红一、二师8000多人从松坎出发,经箭头垭和黑镜塘,于当天下午到达石壕。一部分红军驻扎在石壕场上,一部分继续前进,驻扎在石壕的李汉坝一带,军团部设在石壕场上的禹王庙,即今搬迁前的石壕小学校内。先前在羊角担当前哨的红一师二团亦由羊角折向石壕,与军团大部队会合。22日凌晨,部队开拔,经高石坎、梨园坝向温水方向进发,直逼赤水,即将开始四渡赤水。

 

图片綦江区内长征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示意图

 

虽然红军过綦江只有短短一周,然而留下的足迹却不少,保留至今的长征不可移动文物有二十来处,还有若干与长征相关的馆藏可移动文物,以及民间流传的长征故事、歌谣等,它们都是这段不能忘却的长征记忆的真实载体,也是我们今天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的重要依托。

 

石壕红军烈士墓

 

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原貌

 

红军桥

 

随着《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专项规划》的出炉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的稳步推进,綦江区作为中央红军过境重庆的唯一之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总体布局,綦江区作为三个主体建设区之一,将建设“保卫遵义会议”和“长征转战綦江”两个核心展示园和王良故居一个特色展示点,其中核心项目包括新建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恢复枫香树下的羊角老街风貌,打造石壕红魂小镇等等,让我们翘首以盼吧,为了这段不能忘却的长征记忆。

注:

1.中央红军过綦江历史史实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组织编写《红色铁流——红军长征全录(下)》等文献。

2.有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规划的内容见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专项规划》。

 

文稿:孙慧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