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我在重庆修文物之番外篇:文物修复者的修行
我在重庆修文物之番外篇:文物修复者的修行
发布人:  2019-07-29

 

说起修文物,这几年《国家宝藏》《探索与发现》《假如国宝会说话》引领话题热端,特别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席卷全国“在哪修文物”的热潮,令这一原本处于大幕后的工作者们,逐一在聚光灯下,展示出他们不怎么自信的笑容。他们自知,比起救死扶伤、浴血奋战、商海沉浮,也不过是与时间赛跑,不是比谁能先发先至,而是看如何延续更久,如何让时光留住更多的记忆。

作为文物工作者,虽不敢与医护人员并称,毕竟人命关天。但在文物修复者手中,一场场文物修复的过程,与从死亡线上抢救回生命而言,本无区别。唯一可以称得上区别的就是:医人有言,医物无声。但从出土的残损碎片到展厅的完美展现,大抵也可称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

 

图说青铜器修复

 

定位

多年的修复经验才能准确定位文物缺失或损伤的部位。

 

拼对

文物拼对技巧对于破碎器物能否修复至关重要。

 

粘连

文物最初复原样式在粘连状态下的表达。

 

整形

没有型制就如同没有“身体”,但是这个“身体”也不能没有规矩。

 

焊接

最得力的修复手段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断裂都可以焊接。

 

补缺

残缺是无法回避的创伤,但我们可以令它看起来并未受伤。

 

固定

直接的机械方式最为实在,虽然有些粗鲁,但恢复效果还是不赖的。

 

封护

我们为文物提供最为贴心的保护外衣。

 

器物从制作,到为人所用,随着时光流逝,不管是完好还是破损,皆入土为安,直至考古发掘让其重见天日。虽大梦一场,物是人非,但时间留下的侵蚀却历历在目。文物如何修复?不啻于“复原其型、解其何来、知其所用”三重境界,以青铜器修复为例,博物馆展厅所见器宇轩昂的大国重器,大都经过一番整修方可见得世人。而出土文物或因制作工艺不济、或者埋藏时压毁锈损,甚至出土后再遭气候变迁的刺激,千疮百孔的摆在修复者面前,才是真实模样。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后对比

 

如同就医时的“望闻问切”一般,检测分析是确定文物病害程度的必要手段。依行业标准,先确定文物病害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再报请文物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方可实施。经过创面清洁、破碎拼接、变形矫正、缺失补配,以及药剂追加和健康保养等诸多流程,文物才能“益寿延年”,重现光彩。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后对比

 

文物修复耗费的不仅是几个月光阴,要达成与上百年岁月的时光交换,更多是对时光变迁所留下的种种印记的解读。同时,还要保证植入体不会破坏器物的“健康”,以及复原器型的时代特征正确、逻辑关系无误等诸多考量。因为最后的审查者,不仅是专家学者,还有需要引导如何理解古物之美的大众观者。因此,文物修复者也在不断打磨他们的技艺,用更加精准的技巧,完成世人对古代美好事物的所有想象。

 

 

因为小众,所以宁静;因为宁静,方能致远。当我们在修文物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修行。

 

 

(叶   琳)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